在我的常识里,我一直认为,电子显示屏的制造是没有技术含量的,也没有什么门槛,买一点设备,请几个人,小作坊就可以搞起来。此外,通过淘宝网一查,这类显示屏的批发零售店很多,价格便宜,竞争激烈,我直觉认为处于大量生产过剩的状态。
带着疑问,我走访学习了一个LCD生产企业。听老板介绍,他十几年前是通过招商引资从沿海地区迁过来的,因为租金和人力相对便宜,企业一直还可以获得较好的利润。现在的生产线满负荷使用,目前的产品主要是黑白液晶显示屏,现正在新建厂房,准备生产彩色的液晶显示屏,抢占高端市场。
通过观察各生产线上的工人,我发现平常我们使用的电子计算器、电子称、水表、电表等显示屏,看似简单,实则是一个精细化的工程。稍不注意,良品率就会下来。整个生产线分前段、中端、后端。经过的大工序却有30几道,小工序100多道。比如前端的大工序有玻璃切割、贴线路、注入液晶、抽真空、注胶密封,清洗、机器检测、人工复检等等。
大部分环节是机器操作,机器做不了的,才是人工,比如复检,机器设备有时也会有误差,所以需要人工再检查一遍,以提升良品率。公司还配有无人无尘车间,设备24小时运转,节省了大量的劳动力。
值得注意的是,生产显示屏的设备基本都是日本进口的,国内还造不了。20年以前,发达国家为了转移低端产业,就把这些低端的制造转移到了沿海地区,后沿海地区成本也上来了,现在就往内陆迁移。
我们国家的制造业产业链是全世界最齐全的,但高端制造业和技术还掌握在发达国家手中,比如很多生产设备的设备。我们国家正在往高端制造业转型升级发力,相信未来几年,随着科技创新的持续投入,国家一定可以在高端制造产业占有一些席位,并掌握高端制造业一定的话语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