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说这是判断会不会游泳的标志?

有许多人游了十几甚至几十年,自诩“我会游”,其实他不能算是会游——因为他的脑袋始终挺在水面上。学游泳一定要学会换气。换气是游泳的基本素质,会不会游泳的标志是换气,会换气,哪怕你只会“狗刨”,你也算是“会游泳"。

1漂

        学换气得先学漂,换句话说,学游泳得先亲近水,也就是我们常说的熟悉"水性"即漂,漂有仰漂和俯漂,俯漂——面朝下、背朝天双水耳后伸直。学习漂的首要作用是了解水性。漂是人体在水中最基本的表现,即"人生来可漂",但初学者一旦脚不着地、脑袋入水,立刻就恐慌,而恐慌自然会引起紧张,紧张就是初学者总漂不起来的真凶!想要除去真凶得在学漂之前先做浸水练习——在浅水区,弯腰把脑袋浸入水中,默默地计数,看自己能坚持多久。这样反复地练习一段时间,就不再害怕脑袋浸水了,憋气的时间也会逐渐延长,慢慢就会漂了。

2平衡

  学漂可以练习平衡。那些游得好的人,他们的身体基本上是平的,象一枚水平滑行的鱼雷,而那些游速缓慢的人,他们的身体几乎都毫无例外的是倾斜的,脚趾几乎要触到池底。造成这种现象的一个主要原因就是他们总是力图把脑袋往上扬。人的脑袋是非常重的,相比人体的其它部位,脑袋的比重最大,所以脑袋一出水,身体的承重就大了,自然就沉了下去。所以学游泳要先学习俯漂,方法也很简单:在浅水区,背靠池壁站立,弯腰,双臂前伸,头埋入水中,然后提起一条腿向后瞪池壁,使身体拉平向前滑去。记住,一定要尽量把头埋入水中,这样你的身体才能够放平。要尽量放松,不要紧张,逐渐体会到水是能够浮起你的身体的。失去速度后,腿部会逐渐下沉,然后缓缓地立起身体。这样逐渐克服紧张情绪,培养亲水性。反复练习几次后,你对漂就有了信心和感受。

3潜泳

漂浮感和平衡感建立起来后,你就可以增加蛙泳的推进动作——手臂划水和双腿夹蹬水。对于初学者来说,这些动作都很简单,用不着把注意力过分集中在这上面。等初步能游起来之后,再逐渐提高动作质量。这一段的训练没有换气动作,相当于入水后的潜游状态。不要不耐烦,应该反复地做这个练习,直到手臂划水和双腿夹蹬水的动作基本能够协调起来(具体学习动作的图文与视频可参照游泳者微信公众号)。初学者能滑出七、八米就可以了。

4换气

    潜游熟练后,就开始进行最关键的训练——换气。蛙泳的换气有很分明的节奏感,掌握起来并不难。当你的手臂用力向后划时,上半身会被向上抬起——这就是你抬头换气的时机,完全是顺其自然的。好手的头部出水时间短,滑行时间长。特别是那些自由游游得好的人,你简直就看不到他在换气,似乎头一直埋在水里,非常的精彩。初学者头部出水的时间可以长一些。由于心理紧张,初学者换气时往往张大了口狂吸,这样很容易吞水(尤其是在不平静的水面)。要控制好节奏,尽量做到从容不迫的换气,当然这需要较长时间的锻炼。肺活量不足的人,头入水的时间很短暂,这样推进时间也就短,速度就快不了,而没有速度,换气时间也仓促,结果只看见频繁点头,就是游不快。这里的关键点在于节奏,当你基本掌握动作后,刚开始练习配合换气时,你可以先用两次踢腿一次手+换气,这样的原理是两次踢腿可以提供较强的推进力,让你漂起来,有足够的速度来做手部动作与换气,心里可默数一一二,即腿,腿,手+换气,待节奏及动作熟练后再换成一二,即腿,手换气.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