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早上依旧在5点半醒来,可我想多躺一会,结果耗掉一个小时。
虽然,这是几个月来不常见的情况,我依然感受到身体在跟我抗争。
7点的时候,看到了晨读,脑子里“噔”地一下子想到了“习惯”的威力,它在不断拉我回到刻在大脑里的舒适感里。
习惯就是这样控制着我们,漫无目的地游走,在经历一次又一次打击后,依然自顾自地选择顺从。
被打破的平静,驱使着肾上腺素分泌,失控的行为导致更多失控的局面,我们冷眼旁观称之为脆弱。
有的人挺起身板,生生地受了这样的打击,一言不发地疗伤重新回到正常轨迹,出于佩服我们尊之为坚强。
而有少部分人,回头审视走过的路,分析打击来自何处,把打击过后的阵痛当作是成长的催化剂,迫使自己学习应对方法提升能力,这就是反脆弱。
克服习惯带来的惯性,就是反脆弱。
也许习惯带给我们的伤害不明显,却最持久,日积月累演变成为一个我们无法承受的结果,轻松将我们击倒。
反脆弱的波动性,是引发平衡被打破,在不断修复中强大。
塔勒布在《反脆弱--从不确定性中获益》一书中写道:整体系统的稳定,个体必然脆弱。
第一次看到的时候,我就不懂了,感觉这像是一个悖论。
难道个体处于脆弱状态,反而整体还会处于稳定状态,我想不通。
昨天为了准备读书分享,我刻意对这部分内容进行了复盘。
结果得出一个结论:正是由于个体处于竞争之中,其本身的脆弱性被不停地打破,而对其他幸存下来的个体提供了很好的经验,所以促进了整体不断更新,实现了整体的稳定。
这样一想也对,如果一个行业的个体都十分稳定,没有竞争,也没有任何不同。那么这个行业一定会在黑天鹅事件中全军覆灭。
额,请告诉我,坏习惯到底是好的,还是好习惯才是不好的。好烧脑子!
先从单个的人开始分析,怎么定义一个人呢?
能吃会说,还是能干活挣钱......我想不同维度给予人的定义都不同。
从生物学上讲,人是一堆复杂功能细胞构成的有机体,功能相近的身体里有着不同的思想。
进化的历程中,深深刻进大脑的印记是为了让生存更容易,如今在物质和精神都已经超越远古时代的时候,曾经的好习惯已然变成了坏习惯。
比如:在身体里囤积脂肪;不增加额外劳动来保存能量;不轻易冒险来规避生命风险......
现在就明白为什么人总会选择宅的理由了吧,是因为大脑里远古的信息在指引我们这样做。
出于生存的需要,人性当中对冒险都会选择回避,不管是身体上的冒险,还是精神上的冒险。
身体上的冒险有可能付出生命,精神上的冒险则会被当作社会的异类而孤立。
从人类整体经历的大事件看。
当一次又一次黑天鹅事件向人类发起攻击的时候,人们发现这些从未遇见的灾难伤害如此之大。
不记得中世纪的黑死病吗?世纪流感?超级细菌?黑色星期五?房利美?......
人类还是坚强地存活下来,并且从危机中找到应对方法,反而变得更加强大,这就是反脆弱带给人类的福祉。
而那些因为坏习惯而牺牲的个体或少部分群体,给了我们留下了宝贵的生存经验和应对之道。
知道了习惯产生的深层原因,来聊聊如何通过反脆弱改掉坏习惯。
趋利性让人都习惯给自己的行为找借口,从思想上切断这个让人逃避现实的源头。
直视内心,不给自己的行为找借口,是改掉坏习惯的第一步。
当我们无法回避灰犀牛的攻击时,就接受损失,检视自己的行为缺失,从而去改正。
其实很多时候,我们不想找借口,面临任务都不加思索地应允,结果到了任务完结时点,才发现由于这样和那样的原因,也许加上拖延症的叠加作用,我们根本就完成不了当初承诺。
如同稀缺和反脆弱所描述的情况,身处稀缺状态的人采取行动有可能导致灾难,也可能拯救自己。
关注眼前利益而放弃长远利益的人,自己的选择就将自己置身脆弱里。由稀缺造成的管窥效应,促使人们做出自己认为最合理的决定,而不去思考真正应该走的道路,短暂的平衡根本不能解决问题,直到最终被击得粉碎。
关注长远利益的人,懂得如何在当前的困难中吸收教训,一步步变得强大。
回头看看那些藉由借口而逃避的行为,不能真正帮助我们,反而在侥幸心理作用下,估算被灰犀牛击中的可能,结果有一天被巨大的灰犀牛碾压。
那些不想、不愿的念头,答案就在我们心里。
不去寻求主动应对的结果,答案也在我们心里。
为了让自己不逃避,不妨从过程推导结果,将结果的不良影响放大,提高对自己不作为的压力,从助推角度让自己行动起来。
一切行动的有效性,来自内生的主动性,而内生的主动性才是解决坏习惯的根本动力。
想到这里,又回到原点,阻止我们走向成功的,不是别人也不是外界环境,正是我们自己的坏习惯产生的惰性和拖延。
明白了这一点,赶紧醒来,着手改变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