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有没有遇到过这样的情况:
坚持日更一段时间后,觉得写无可写、写的东西也没人看,突然觉得没有意义,于是断更。
报了个读书打卡训练营,打卡到一半,觉得天天为了打卡而活着,太没有意义了,于是断卡。
如果你没有遇到过,要么是你从来没有开始,要么是你特别牛。
如果戳中了你的心窝,没关系,要相信在这世上,你并不孤独。至少现在写这个话题的我,就曾无数次中招。
01 我的亲身经历
大概是在两年前,一位老师发起了99关写作挑战。所谓99关,就是99个写作题目,完成一关才可以解锁下一关,最快需要99天完成。最先完成99关的人可以获得老师的奖励。
当时很多人兴致勃勃地参与挑战,我也是其中一个。一开始,我们都信心满满,觉得自己一定能够坚持到底。随着关卡的解锁,越来越多的人掉队。
坚持到第30关的时候,我突然觉得没有了意义。我每天绞尽脑汁地写,也没有多少人看,我也没发现自己有什么明显的进步,反而文字越来越干涩、思路越来越枯竭,我这是在折腾什么!
于是,我止步于30关。
我并不知道有多少人成功挑战完了99关。
但两年后,我在社群偶遇了之前一起挑战99关的写友,她已经是该社群的签约写作讲师,走上了写作变现的道路。从她的介绍中,我得知,她就是其中一个通关者。
02 和我一样觉得没有意义的人
两年后的今天,我在运营樊登读书的训练营,同样遇到了突然觉得没有意义的书友。
我们的训练营时长30天,共需要读10本书,听10堂课,每天都要写300-500字打卡。
一开始,书友们都是抱着必胜的信心来的。大家都知道,输出是最好的输入,打卡是为了帮助自己更好地吸收书中的内容,报名训练营,是想借助群体的力量推着自己向前走。
但随着训练营的推进,疫情缓解后的复工,越来越多的书友掉队。有的书友说了和我当初一样的话——突然觉得打卡没有意义,我只想安安静静地读书。
真的没有意义吗?
没有输出的阅读,效果就更好吗?
没有了打卡的动力,我们真的能继续读书吗?
或者再回到起点问问自己,如果只想安安静静读书,为什么要报名训练营?
03 挺过“没有意义”的丧,事情就变得有意义了
学英语学到郎朗的故事。
郎朗小时候,父亲带着他到北京求学,备考中央音乐学院附小。他每天凌晨5点起床练琴,但他的钢琴老师还是不喜欢他,说他没有天赋。他父亲一怒之下,曾让他从11楼的阳台跳下去。
从7岁到10岁考上中央音乐学院附小,他可能无数次觉得练琴没有意义。但因为热爱,或许也因为没有退路,他不得不坚持。正是这样的坚持,让他挺过了“没有意义”的丧,最终练琴成了他一生最有意义的事。
其实,一开始我就知道,不是没有意义,“没有意义”只是一种逃避。
任何事,都需要坚持一段时间才能看到转机。
如果全力以赴都无法抵达的彼岸,抱怨和退缩更不可能到达。
一时看不到成果,不是没有成长,而是在扎根。挺过“没有意义”的丧,事情就变得有意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