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高 戈
在四川北部,有一座方圆百里的大山名叫大剑山。这大剑山七十二峰,峰峰危崖高耸,壁立千仞。是唐代大诗人李白《蜀道难》一诗中描绘的“黄鹤之飞尚不得过,猿猱欲渡愁攀援”的地方。但就在这大剑山的深处,却隐藏着两座古刹。一座名叫梁山寺,一座名叫志公寺。据史书记载,两寺修建于一千六百年前的南北朝,梁武帝箫衍曾到此油梁山寺出家为僧。“安史之乱”时,唐明皇李隆基也曾从长安城跑到这寺里来避过乱。因此,两寺不仅青史留名,而且演绎出一幕幕动人心魄的故事和传奇。
今天要说的这位剑僧的故事,就是这梁山寺屠龙剑法创始僧及四十八代传人故事中的一小段。
相传春秋战国时,周武王领兵伐纣。站在纣王一边的闻仲子太师,邀请都江堰大面山(今都江堰赵公山)罗浮洞洞主赵公明下山扶纣。你道这赵公明是何许人也?就是我们今天常说的“财神”爷。当年,赵公明接到邀请后,胯骑黑虎,手执金鞭,身携法宝,从大面山出发直奔朝歌。被纣王封为元帅挂印前往歧山与姜子牙对阵。当然,“助纣为虐”,难免师出无名。在歧山一战中,这位赵“元帅”被姜子牙的打神鞭给打死了。虽说死后被封为“财神”,名标“封神榜”,也算改邪归了正。不过当年他的坐骑黑虎,那时却从战场逃了出来,一气跑到了大剑山。这黑虎见大剑山奇峰耸翠,林深路幽,便占山为王,惭渐觉得野味吃腻了,便又恢复了吃人的本性,大人小孩遇上一个也不能放过。这样一来,闹得当地人人自危,方圆十里,路断人稀。
却说剑山脚下有一位十岁牧童,名叫黄勇。此人父亲早逝,母亲带着他和五岁多的弟弟度日,苦日子过得十分艰难。偏偏有一天黄勇上山牧牛,母亲也下地干活儿,黑虎瞅空窜进了黄勇家中,把他五岁的弟弟给活活吃了。当天黄勇的母亲收工晚了,也在回家的路上被黑虎吃了。这事犹如剜了黄勇的心,小黄勇哭了三天三夜,从此成了无依无靠的孤儿。
可是这黄勇人小志气大。自他母亲和弟关被黑虎吃后,小黄勇便离家出走,遍访名山,拜师学艺,立志要亲手杀死黑虎,为亲人报仇。于是,小黄勇踏遍中国四大名山,拜高人为师,勤学武功,八年后,己学得十八般武艺,练就一身绝技。这一年,黄勇回到剑山脚下,己是身高八尺的壮汉。他手执青龙剑,在剑门关上守候着,伺机寻黑虎报仇。
黄勇在剑门关上守候了七七四十九个日夜,终于在一个月白风清的夜晚等来了黑虎。那夜人虎相见,黄勇怒从胆上升。只见这他挥动青龙剑,勇敢地迎向黑虎去,只五六十个回合,便被黄勇猛挥一剑,砍下了黑虎一只后爪。黑虎疼痛难忍,只得靠它三十二变之术,逃到志公寺山门外一块石墩上,变成一只石虎,企图骗过黄勇,躲过劫难。那知这黄勇眼疾手快,步履如飞,追至志公寺山门前,一眨眼不见了黑虎,遂赶忙四下搜寻。忽抬眼看见寺门外长老常打坐的石墩上,多了一块虎形大石,黄勇知是狡诈的黑虎所变,忙挥剑刺去,一剑砍下石虎的下腭。黑虎痛不欲生,慌忙现了原形。但己缺腭少腿,只得带伤迎战黄勇。人与虎在石墩上战罢二三十个回合,黑虎最终不敌,被黄勇一剑穿心,斩杀黑虎于石墩之上。至今,志公寺山门外的石墩上,仍倒卧着黑虎的尸体,只不过己不是黑虎的肉身,而是化为一块虎形奇石,成为剑山志公寺外一大奇景。
而这位黄勇杀死黑虎为亲人报仇后,想想家仇己报,自已又别处安身,便到梁山寺出家当了和尚,改名净空。虽是出家之人,净空仍随身携带着他那柄杀死黑虎的青龙剑。久而久之,人们便称他为“剑僧法师”。他的本名,倒渐渐被人们遗忘了。
后来,白龙江和青溪河中两条脾气爆烈的白龙和青龙常常斗气闹水患,害得老百姓十室八空,这位“剑僧法师”又接连杀死了这两只孽龙。因此,这剑僧法师自创的“屠龙剑法”已达到炉火纯青的程度,成为天下武林第一剑侠。不久,梁武帝在梁山寺圆寂,剑僧法师便做了梁山寺主持,成为剑山屠龙剑派的掌门人。
剑僧法师作了住持和掌门人之后,规定外派武学诸人均不得习练屠龙剑法。后来这位剑僧法怖圆寂时甚至留下遗言:凡剑山屠龙剑派掌门人,终身只肫真传一人以接替掌门之职。否则,愧对师门,必招报应。
话说朝代更迭,日月如梭。剑僧法师的屠龙剑法传到第四十八代时,己到大唐天宝年间。
那一年,大唐历史上发生了“安史之乱”。安禄山领兵谋反,逼唐明皇李隆基赐死贵妃杨玉环。唐明皇只得暂别长安,跑到大剑山梁山寺避乱。这位唐朝皇帝在梁山寺“经皇洞”参禅拜佛九九八十一天后,这天带着大队随从,又往成都而去。一行人赶到天回镇时,闻报判乱己被平息,安禄山已兵败被擒,唐明皇故又班师回朝。这位唐朝“天子”回头的小镇,后人改名为“天回镇”,成了中国历史上的名镇。当年,唐明皇一行人在返回长安途中,又一次路过大剑山时,明皇的侍卫中有一人却悄悄留了下来。此人来到梁山寺第四十八代住持僧云空长老面前,要拜长老为师,向他学习绝世武功——剑山屠龙剑法。以期武林称雄,江湖言霸。
原来,云空长老在接待唐明皇时,见过此人一面,知道他是这位明皇的带刀侍卫。云空长老心想:汝既愿遁入空门,拜师学剑,也自有放下屠刀,立地成佛之意,便满心欢喜,收之为徒。厉又择吉日给徒儿剃度受戒,随之苦心教授屠龙剑法。那一年,云空长老己是八十一高龄,徒儿是他最后一位关门弟子了。他也有在自己百年之后,把这掌门之职传位给这位最后的关门弟子之意。故长老真教,徒儿真学。好在这位徒儿天姿聪明,武学基功深厚,只四五年功夫,已学得剑山屠龙剑法真传。加之徒儿本识十八般兵器、南拳北腿,其武功自不在师傅之下也。
那年夏未,徒儿自忖,学得屠龙剑法后,该下山会会江湖高人,以确立自己在江湖的地位了。这天一早,徒儿走到云空长老面前,跪拜道:“师父,常言说,一日为师,终身为父,徒儿谢过师傅多年教诲了!”
师傅坐于蒲团,正微闲双目,默默颂经。经徒儿一拜,心中诧道:“徒儿如此大礼,所为何事?”
徒儿遂把下山之意一一向师傅禀明,并求师傅准其下山,以武会武。
师傅想了想,道:“也好!徒儿若想下山,以武会友,师傅自是放心的。徒儿若准备好了,明日便是吉日。”
徒儿闻言,忙谢过师傅。起身作揖道:“徒儿己准备好了,明天就动身吧。徒儿是不会忘记师傅的。”
第二天一早,徒儿打点包裹停当,身佩利剑,准备下山去。师傅匆匆赶来送行。
那时正值盛夏,大小剑山梅雨正浓。昨夜忽来一场夜雨,直下到天亮方睛。一早,剑山岚气四溢,群峰雾缠云绕。师傅与徒儿越溪跨谷,穿过寺旁茫茫松林,转过一道幽幽山告,再前走百余步,已到舍身崖畔。眼前山门高耸。走出山门,再沿石径下山,山外便是红尘世界了。
师徒二人一前一后走着,似都依依不舍。
来到舍身崖畔,师傅连忙止步。师傅挥手与徒儿告别。
徒儿朝前又走了几步,忽然回头一望,站住了。
师傅正高高挥手,瞧见徒儿回望,心中不觉一惊。师傅心想:“莫非徒儿舍不得此山?”
徒儿见师傅诧异,心中先是暗喜,忙原地回身,面向师傅,远远地跪下。
师傅走上前去,想扶徒儿起身。可是任师傅双手扯膀,徒儿自是不起。师傅嗔怪道:“徒儿莫不是还有希求?”
徒儿见问,忙说:“师傅,徒儿承师傅厚爱,学得屠龙剑法,想来,徒儿武功,应是世之无双了?”
师傅道:“徒儿尽管放心,屠龙剑法,乃盖世奇功,徒儿该放心才是。”
徒儿道:“师傅,想来,此功定有一人能破?”
师傅道:“徒儿所言,谁人能破?”
徒儿道:“古语说,‘有矛必有盾’。金木水火土,相生亦相克。师傅既传我,必能破我!”
师傅道:“徒儿多虑了!屠龙剑法,乃上乘剑法。剑法讲刚柔。刚在表,柔在里。刚在木金火土全,柔在精神气水足。师傅己成老朽,气血己亏,剑法自在徒儿之下了!”
徒儿诧道:“师傅若教他人,岂不——?”
师傅听罢,心头一惊。道:“师傅年己古稀,不能再教新徒了,徒儿放心去罢。会罢高人,早日回山,以免师傅牵挂!”
徒儿跪地再拜:“师傅说话可真?”
师傅捋捋长须,沉吟道:“绝不骗你!”
徒儿斜眼舍身崖下,只见危崖高耸,深不可测;岚雾蒸腾,令人目眩。徒儿又抬眼扫了师傅一眼,道:“师傅,徒儿如何信你?”
师傅闻言,心想:“这孽徒,莫非担心师傅再传授他人屠龙剑法,误了他天下第一剑的前程?今目想逼师傅跳下山崖,以明心志吗?”想到此,不觉皱了皱眉,继而笑道:“徒儿之意,是要为师舍身成仁吗?”
徒儿道:“若不,师傅何不教徒儿破解之法?
师傅此时己猜透徒儿的恶毒用心,不免心头又是一惊。他后悔自己怎么收下这等孽徒?竞想杀师灭祖?如不趁机剪除,将来岂不为祸武林?师傅想罢,心中己生一计,忽大笑道:“还是徒儿心高智聪,为师正想传徒儿破解之法,不料徒儿却自忖要提前下山去,来来来,今日为师再教你一招!”
说罢,师傅见路旁一株古松,其干苍老如龙,虬枝横出,树皮似鳞,像似出水蛟龙。师傅手指此松对徒儿道:“徒儿可一剑斩得此树龙之一爪?”
徒儿见问,瞧瞧古松,心想:“师傅果有破解之法!不然,这古松,岂是神龙?纵是钢骨,徒儿我一剑也斩得了的!”遂笑道:“这有何难?”
师傅说:“斩将下来。”
徒儿没等师傅把话说完,早已飞身跃起。手到剑落,一根如龙爪一般的松枝早己哗哗啦啦直往下坠。说时迟,那时快,只见师傅弹腿一跃,己身轻如燕,飞经半空。师傅右手一伸,一根松枝已紧握在手,随之左手捋下一把松针,扬手一抛,一把松针己变成无数钢针般暗器,扑簌簌飞向徒儿,直刺得徒儿躲之不及,早有数根松针噼噼叭叭刺进肩胛和前胸,其中一根刺入右眼,将眼刺瞎。恰在那时,徒儿也抡起宝剑直刺师傅胸窝。师傅遂举起松枝迎战。只听得叭嗒一声,师傅手中松枝,早被徒儿斜斜一剑削去大半,剩下尺余一截己成一支木匕。趁孽徒收剑未举之时,师傅忙将手中木匕,直向孽徒胸窝刺去。只听徒儿“啊呀”一声,木匕己穿心而过。那付徒儿乙再无还手之,只得踉踉跄跄倒地而亡,空洒下一滩污血……
那天师傅见徒儿己死,不是死在他人剑下,而是死在自已师傅的木匕之下,不禁狂笑三声。然后又独自叹道:“怪我有眼无珠,教出这等孽徒?真真有辱师门!今日我当自瞎双目,以谢师狈!”叹罢,云空长老遂伸出两指,对准自已的双目一扎,双目己成两只血窟隆。从此,云空长老发誓:此生再不收徒!
可惜,至云空长老之后,梁山寺历代继任住持,均未学得剑僧屠龙剑法之真诀。虽说这梁山寺一百零七代主持僧云台长老曾学得“聚蛇成阵”之法,也让中华武林称奇。但剑僧屠龙剑法,虽然称雄武林千年,可传至今日已一百零九代,却无人常得此法真传,乃天大之不幸耳!
作者简介:高 戈——诗人、作家,四川散文学会会员。曾当过兵,历任干事、秘书、记者、编辑、旅行社总经理等职。先后在《人民日报》《诗刊》《中国民族报》《民间文学》《西南军事文学》《延安文学》等100余家报刊发表作品。著有长篇小说、诗歌散文、影剧剧本等多部。其诗其文被《青年诗选》《文摘周报》多家报刊转载,在国数十次获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