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的部分高级知识分子怎么了?
在当今这个信息飞速传播的时代,我们时常会思索当下文人所处的境地与所扮演的角色。当看到司马南先生有关中央民族大学博士生导师赵士林教授的文章时,内心的震惊与忧虑不禁涌起。
赵士林教授,本应作为资深学者,然而他在网络上的言论却犹如脱缰野马般肆意无忌,其所谓的“重磅文章”所呈现出的“新境界”,实则令人费解,这般深刻、直率与赤裸,着实让常人难以接受。他那骂街的“能耐”,甚至超过了最为泼辣的泼妇,着实令人痛心与失望。
我并不知晓对方具体说了什么、做了多么过分之事,但我觉得,赵士林身为教授、博导,本应具备良好的素养,不应恶语相向,而应以宽容和理智来应对。
曾几何时,我们心目中的文人有着高尚的品格和铮铮铁骨。然而,近些年来,我们却目睹了我国部分文人的堕落行径。当美国对我国实施经济制裁时,他们竟主张妥协;当美国等在我国黄海进行联合军演时,他们鼓吹尽快向美国投降;当美国在疫情期间将源头无端强加于我国时,他们赶忙写文章附和;当某地出现个别事件或不和谐现象时,他们不能客观全面地看待问题,要么抓住细枝末节大做文章,要么夸大其词、全盘否定,完全丧失了文人应有的基本素养与公正立场。
这些所谓的文人,崇洋媚外至极,张嘴闭嘴都是对美国的夸赞,凡事都要与美国相较。他们曾鼓吹全盘西化,一味要求与国际接轨,实则是与美西方接轨,全然抛弃了我们自身的文化根基。他们从学者沦为万事通,似乎无所不知却信口胡诌,致使广大民众将专家视为笑柄;他们变成骂街泼妇,那些不堪入耳的话语也能随口而出;他们还沦为钱奴,为了金钱不惜创作低俗无趣和垃圾作品;甚至堕落为愤青、标题党、恨国党,挑起族群对立,谩骂政府,迎合部分不良情绪。
回顾中国历史,我们有众多宁死不屈、为民请命、杀身成仁、舍身取义的仁人志士。伯夷、叔齐不食周粟,饿死在首阳山;陶渊明不为五斗米折腰;李白高呼“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屈原纵身一跃,留下了千古叹息。他们是中华民族的骄傲,是我们的高级知识分子应当敬仰和学习的楷模。
大学本应是教书育人的神圣殿堂,教授更应是为人师表的典范。然而,如今却出现这般状况,着实令人叹息。这或许是当今人心不古、世风日下的原因之一,也让我们对未来的文化传承与发展充满忧虑。
我们不能任由这种现象继续蔓延,我们需要反思,需要呼唤真正有气节、有担当的文人回归。我们应当坚守我们的文化传统,弘扬我们的民族精神,让文人重新找回他们的傲骨与尊严,为社会的进步与发展贡献他们的智慧与力量。只有这样,我们才能重塑我们的文化家园,让我们的社会更加文明、和谐、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