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最喜爱冬天的早晨,薄雾弥漫在无边无际的旷野,田间小路的枯草上时常结满了霜凌,晶莹剔透,细细的毛绒绒的,哈一口气,就会收缩成一珠水滴,溅落在松软的泥土里,再也看不见了。
一直爱好早起,不是因为早起的鸟儿有虫吃,也不是因为去看早起的虫儿被鸟吃。只是太痴迷那冬天清晨的宁静,太渴望独自在空荡无人的旷野之中,在微冷的天地之间,畅快地呼吸,尽情地大喊,无拘无束的奔跑,踏碎霜凌,撕破薄雾。然后浑身热气腾腾地面朝东方,沐浴着愈来愈浓的朝晖,迎接新的一天的到来。
早起,除了能在寂寥中体验天人合一的感觉,在空旷中感悟大自然的冷峻与壮观外,还有两样事情要做的,其中的第一件事情就是拾粪。
说到拾粪,突然想到《人生》中高加林和德顺老汉,眼前闪过他们晚上到县城偷粪的情景。现在看来,偷粪是滑稽可笑的,拾粪也是不可思议的。
小时候的土地几乎不上化肥,庄稼一枝花,全靠粪当家。粪的主要来源主要是人和畜,每家每户门口都有一个粪池,生活上产生的废料,比如锅洞里柴火灰,猪马牛羊的屎尿、鸡鸭鹅兔的粪便等都倒里面沤,然而确凿没有塑料袋。
而人方便的地方却大都在堂屋的后面,搭一间简易的小房子,后面挖个坑,把用破了的水缸坐在里面,就是厕所了,俗称茅厕,大约是地理位置的缘故,所以只要一说上“家后”,就明白说话人要去出恭了。
作为祖辈种地的农民,为了能多收三五斗,对粪的感情有着天生的热爱。城里人产生的垃圾,就是农村人的宝贝。而农村人喂猪不吃的东西,却又成了城里人的最爱,被冠以“绿色食品”的称号堂而皇之倒挂在菜市场里。
所以,小时候早起的第一件事就是拾粪。天还没亮,听到房檐东边鸡笼里公鸡的叫声,以及门口大路上有人经过时老黄狗的几声狂吠,我就知道天快亮了。赶紧起来,利索地穿上衣服,蒯上昨晚放在门口的粪箕子连同耙锄子,就漫无目的地出去了。
俗话说,人勤春早,拾粪也要趁早,天不亮是最好。拾粪有三不拾,人家地里头的不拾,人家茅厕边的不拾,人家先看到的不拾。因此拾粪的地点大多是在田埂地头,路旁沟边,多为过路的牛便马粪,和乱跑的狗屎以及少数人的遗矢。见到第一个粪便时,常常是先在粪箕子里垫一层土,防止弄在粪箕子的荆条上。
一圈下来,渐渐地天就亮了,薄雾填充在天地之间,没有风,霜花结在枯草或青青的麦苗上,空气异常的清新,万籁真正的静寂和沉默,旷野越发地辽阔,东方的地平线上渐渐微红,预示着新一轮的太阳即将冉冉升起。
当各种粪便积聚在一起有半粪箕子时,我就开始早起的第二项活动:背书。实际上,拾粪是为了早起背书,背书前的热身活动之一就是拾粪。父亲常常对我们说,家族的兴旺是从不睡懒觉开始,早起的目的就是读书,穷不读书穷根难断,富不读书富贵难长。
所以读书便是我早起的必修内容了,不仅要读还要背下来。回去吃早饭前是要背给大人听的。依稀记得开始背的是《三字经》,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接着是《百家姓》,赵钱孙李,周吴郑王;《千字文》,天地玄黄,宇宙洪荒;还有《千家诗》,三百千千背完后,就背《声律启蒙》、《笠翁对韵》,到后来又背《论语》、《唐诗三百首》、《宋词三百首》等,以及能够对人产生终身影响的,进而受用一生的《古文观止》,也是在那个时候,背了不少,只是后来背书前不要去拾粪了。
起初背书时,是把要背的书读上十遍八遍,感到顺口之后,再读几遍新的内容,第二天早上再把昨天稍微顺口的内容读上五六遍,昨天新读的内容再读上十遍八遍,接着再把新增加要背的内容读上几遍,如此反复,滚动向前,一周多的时间后,最初背诵的内容就可以朗朗上口,背而不忘了。
背得的东西,开始也是不知道什么意思的,问父亲,父亲只是让背,并且告诉我,书读百遍,其义自见。现在想来,的确有些道理,渐渐地,随着年龄的增长,知识的积累,就会自然而然地理解其中的涵义。也就是从那时起,一直延续到现在,我始终坚信,背诵是最好的理解!
所以,对知识的学习,很多时候,先记得,然后在应用中体验和感悟。没能记得,胸无成竹,更谈不上理解和应用了。学习的过程中,死东西先记死,“死”
去才能“活”来,知其然方能知其所以然。
背好书后,天早已大亮了,地上的发白的霜渐渐凝结成小水滴,是回家的时候了。把半粪箕子拾来的粪倒进门前的粪池里,下面就要准备喂牛的草料了,实际上很简单,淘一大框麦穰子倒进牛槽即可,有时干脆就是干的草料,牛吃完后,再饮些刷锅水就行了。
喂好牛,基本上就是吃早饭的时候,通常是一大碗红芋,没有馍,更没有油条和豆浆。在那个物质贫乏的年代,衣能蔽体,食能果腹就是件幸福的事。吃完一碗红芋后,上学的时间基本上也就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