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子说:“不合乎礼的“礼”,不合乎义的“义”,大人是不做的。”
自从周公创立礼乐制度以来,礼就成为儒家最重要的概念之一,礼是后天建立的,它是儒家统治教化的工具之一,如礼、乐、刑、政之属,又是儒者最重要的品质之一,如仁义礼智信,荀子说:“礼者,法之大分,类之纲纪也。”
但是礼的本质是天理,周公依据天理制定礼,礼制、礼仪、礼俗都应该合乎天理。但礼部完全等同于理,朱熹把两者等同起来是不对的,礼,是行为规范上的理,因为它是后天的,所以后世的礼制、礼仪、礼俗很难说都合乎最根本的那个天理。因此孔子讲克己复礼,荀子讲隆礼,都是从心性上说的,并不仅仅流于形式,礼的核心是内心的恭敬,就是敬畏天理。
《释名》:义,宜也,裁制事物,使各宜也。儒家的义,可以说是仁和礼的体现。
现实社会中,有很多形式的礼其实不符合礼义的本质,对此,张居正解读说,礼尚乎敬,但不能谄媚;礼贵乎文,但不能流于虚文;义贵乎勇,当不能逞匹夫之勇,行其所当行,不能陷于江湖义气。
中国官场后来盛行繁文缛节,愚忠愚孝,其实都不是先圣的本意。
那么,什么是真正的礼和义呢?其实就是一个“中”字。中庸之道是儒家的最高境界,可惜被世俗化了。程子曰:“不偏之谓中,不易之谓庸。中者,天下之正道,庸者,天下之定理。”朱熹说:“中者,不偏不倚、无过不及之名。庸,平常也。”程朱的解释本来是没有问题的,但是却也很容易被误解,当他们说中庸的时候,都是就天道而言,但是世人却误读为人情世故,认为中庸是八面玲珑,都不得罪。
孟子说:“能行中道的人应该包容培养那些做不到行中道的人,有才能的人应该包容培养那些没有才干的人,因此人们最希望有这样的贤能的父兄。如果自认为合乎中道的人抛弃那些不合中道的人,自认为有才的人抛弃那些没有才能的人,那么贤和不肖又有多少分别呢?”
一个真正做到中庸,真正有才能的贤人,绝不会只顾着洁身自好,就像佛家说的渡己还要渡人,这才是合乎天道的,否则就有违天道,违背了儒家的中庸之道。
【《孟子》简读之离娄篇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