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行走中的脑子——一张通票游北欧》游记的一篇,欢迎阅读本文集下的其他文章)
刚上这车的时候我有点蒙圈,一瞬间我有一种“赶紧下车,这车绝对不是国营线路”的念头。车厢太宽敞明亮,像是扣的大棚,两侧壁仿佛除了玻璃只剩支撑的骨架,墙壁和小桌板上贴着花花绿绿的旅游线路图。我不会真的上了冰河快线了吧?记得网上说,冰河快线属于私营线路,不包含在欧铁通票中,需要另买。而在欧洲,不买票就上车要罚几倍的车票钱,当时心头重重一击,不会刚出发就被罚个倾家荡产了吧?正说着,来查票了。我打定主意,决定一口咬定自己在网上确认过确实包含在通票内,如果还是不行,就软磨硬泡,就算补票,逃掉罚款也是好的。查到我的时候,我全身力量都集中起来,肾上腺素嗷嗷分泌,心跳爆棚,又佯装淡定地把通票递给了查票小哥。小哥手指划过票面,拿起检票机打了个孔,轻飘飘地说了句:“That's it~”连“have a good trip”都没祝福我就撤了,留下我顶到脑门的精神头没处使。
但之后我十分庆幸早早查了票,尘埃落定,否则我忐忑这一路要浪费多少美景。我还是赌这是个观光专线,正常的火车没有这么开的。网上说这趟列车行进的角度是百分之五,就是每一百米爬升五米,走在山坡上,的确有一种微微后倾的感觉,但是并没有像里昂的上山小火车,或者很多观光缆车那样明显。但是他开车的方式的确太奇葩了,不像是过山车,反倒很像贪吃蛇,左转,右转,右转,左转。火车又是靠铁轨的倾斜创造向心力的,于是整个铁壳子就在盘山路上各种倾倒,没一会就有点晕车。
我赌这货是观光线路的另一点理由就是开得真是慢。不过这个拐弯频率,这种路况,想开快倒是也是不可能的。山间的景色也真心不错,一路沿着碧玉色的小溪向上走,偶尔有小瀑布,偶尔有小山谷。对,都很小,但是丝毫不觉得和大山比起来不协调,反而给人一种“瑞士就是这样温文尔雅”的感觉。五月还是比较适合来瑞士旅游的,山顶的雪没有化完,山下的草就绿了,花就开了,溪流湍急,阳光灿烂。加上红色壳子的列车在山间飞驰。看,我就说是观光专线吧,正常列车有多少是这种鲜红鲜红的颜色,在森林和绿草间那么风骚,随随便便拍个照就是经典的对比配色,不用P直接就能印成海报明信片。
我坐这趟线路的目的地是阿尔卑斯山的马特洪恩峰,我本蓄势待发等着被这一著名山峰惊艳。事实证明我想得太多了,一路上最不缺的就是雪山,尖顶的、圆顶的、平顶的、高大壮阔的、娇小秀丽的,如后宫佳丽三千,真等到母仪天下那个,审美尚且疲劳了。况且说实话,真的见到马特洪恩峰时,倒是产生的一种“英雄所见略同”的熟悉感,印象中勃朗峰也长这样,珠穆朗玛峰好像也是这个形状。不过美是真的美,山顶的白雪反着金光,山尖凌厉,山峦稳重。最让人觉得舒服的是一种反差感,当你沐浴在暖暖的阳光下,看着山上白雪皑皑,就像空调加棉被,说不出的舒服。
小镇真的很商业化了,我一直觉得小镇的商业化程度和冰淇淋摊的数量成正比,这里当然不乏画着意大利国旗的“GELATO”小车,还有各种商店、餐厅,另外这里的旅馆统一叫“chalet”,木制、斜顶。走过一些欧洲的旅游小镇,经常幻想当地的居民生活是怎样的。刚开始的时候也会羡慕,在古香古色的小镇里生活,没事的时候在上个世纪一样的小巷里漫步,随便跑跑就到了雪山边上。不过再想想也就释然了,人可能都向往一种和自己平时不一样的生活,而生长在这里的人,可能也早厌倦了清一色的土房子,闭着眼睛都能画出来的山头,和一群朝圣般来自己家闲逛的旅客。在别处的真的不叫生活。
回来走的是一条路线,一样的列车。由于在小城里走了两小时上上下下的山路,我睡过去了。嗯,我在观光专线上睡过去了。来回我都是坐在列车开车方向的右边,上山的时候可以看到溪流,下山的时候偶尔扒开朦胧睡眼可以看到山谷。但是如果你真的让我建议坐在哪一边?我建议坐在没有阳光的一边,因为玻璃太大,又没有遮光板,晒着真的很难受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