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读到这首诗,在一本钢笔字帖上,在我十几岁的年纪。
那个时候为了练习写钢笔字,顺便读了这首诗,不懂诗意,更不了解作者宋之问。
只是觉得“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这一句,有一点奇怪的感觉,诗人好像做了什么坏事一样,被官府通缉了,偷偷摸摸,有家不敢回,要不然为什么“怯”呢?
那个疑问就这样被搁置在了十几岁,好读书而不求甚解,说的便是那时的我。时隔20年,又在一本书上遇到了这首诗,往事如蒸腾的水汽涌上心头,这一回非得把“怯”这个疑惑解出来不可——我的年龄不允许我放过它。
作者宋之问(约656-约712),初唐时期的诗人,与沈佺期并称“沈宋”。
武则天时,以文才为宫廷侍臣,颇受恩宠。他先是在武则天时期阿附张易之、张昌宗兄弟,唐中宗时期又巴结武三思和安乐公主,政治上屡屡站错队,所以最后被唐玄宗赐死在流放地钦州,客死异乡,未得善终。
宋之问的政治嗅觉的确不高,却不妨碍他在文坛名垂千古,古代这样的文人比比皆是,把政治和文学分开看,宋之问绝对是一个开天辟地的人物,因为他对中国格律诗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宋之问为什么要写《渡汉江》呢?
他在武则天后期巴结二张兄弟,唐中宗神龙政变后,二张被杀,他也被贬官岭南,当了泷州参军。泷州在今天的广东罗定市,当时是瘴疠之地,贬官到那里,真是九死一生。
宋之问是大才子,不甘心就这么糊里糊涂地死去,所以在神龙二年(706)的春天,他就悄悄地逃跑,目的地是洛阳。
洛阳既是宋之问的家,也是当时的政治中心。宋之问从泷州回洛阳,需要经过汉江的襄阳一段,过了襄阳,就属于中原,也就有点到家的感觉了。船行至此,宋之问写了这首《渡汉江》。
岭外音书断,经冬复历春。
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
“岭外音书断”,这一句写出了诗人的孤独苦闷。所谓“岭外”,就是五岭以南,包括今天的两广地区以及海南省。这片区域在唐朝还属于蛮荒之地,诗人一下子从京城被贬到这样的地方,内心当然苦闷。
更郁闷的是他跟家乡断绝了联系,亲人不知是否安好,庭院不知是否安在,在通信不发达的古代,可能今生不能再见最后一面,能不担忧烦闷吗?何况这一次的分别是“经冬复历春”,至少有6个月的时间,音信全无,漂泊在外的游子怎么能不思乡吗?
第三句“近乡情更怯”。过了汉江,离家乡就近了。半年未见,想必是非常急切,恨不得一步就迈进家门。
可是诗人却用了一个“怯”字,表达自己的担忧,因为他是被贬官,又是偷偷跑回来的,没有上峰的指令,所以诗人有了一种不祥的预感。既想回家,又不敢回家,一个“怯”字,把诗人的矛盾心理体现得淋漓尽致。
果然,他不是风风光光地衣锦还乡,或者功成名就地告老还乡,不“怯”才怪呢!
最后一句“不敢问来人”,把诗人的胆怯具象化了,他真的像一个“通缉犯”似的,唯恐暴露了自己的消息,他不敢问“来人”。就算是问路,也不敢暴露真实的身份吧。
但是这首诗的后续,却把宋之问送入了“忘恩负义”的文痞行列了。
他潜回了洛阳,并没有第一时间回家,而是住在一个叫王同皎的朋友家,无意间听说王同皎居然和别人密谋搞政变,要杀了当朝宰相武三思。
于是他连夜派人发了密信给武三思:王同皎是个坏分子!他图谋不轨!
结果可想而知,王同皎全家被杀光,宋之问则举报有功,升官做了鸿胪主簿。
卖友求荣的宋之问,在当时的文人圈里,都鄙视他的为人,宋之问也没有善终,客死他乡。
宋之问是一个才子型官员,根基不深,政治敏感度不强,在一个崇尚文学的时代,偏偏走上了政治道路。他看不清形势,却又不甘寂寞,偏要出头,最后只能落得一个悲剧性的结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