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f: 十分钟读懂《运营之光》上篇:https://www.jianshu.com/p/54442b6e65ce
第四章:运营的一些宏观规律和逻辑
从【层次感】到【非线性】:
带着短视的线性思维投入运营工作,往往很难做好运营。什么是线性思维,即至考虑单一结果导向的思维。但在互联网世界中,逻辑远非如此简单,需要考虑的维度会更多。所以运营的层次感要更加丰富;一款产品早期过于关注用户增长,甚至出现“爆红”等现象,往往反而会加速其死亡。并不是说用户增长不重要,而是如果它在自身核心用户价值点还未明确,产品体验还不足够完善的时候,贸然追求大量的用户增长,对产品往往是一剂毒药;
早期产品的运营,一定要围绕【口碑】来进行。运营对于用户的感染力、服务态度、你的产品理念、你的产品迅速改进优化的能力,你在其他方面给用户创造的价值等,这一系列撑起了早期产品的口碑,要把早期的用户当作你最好的朋友来看待;
4.不同阶段产品的运营侧重点:
a. 探索期:探索期产品的运营目的不是为了获取大量用户,而是为将来有一天自己能够服务好大量用户做好一切必要的准备。包括:产品功能上的、产品使用体验上的、产品风格和氛围上的、服务能力上的。
b. 快速增长期:动用自己可见的一切手段、资源等,尽一切可能迅速占领市场。
c. 成熟稳定期:高度关注用户活跃度,高度关注商业变现路径,同时,面向用户的运营也开始全面精细化,总体上以品牌形象的树立、用户活跃度和商业变现三大方向为导向。
d. 衰退期:替代产品出现,用户开始批量流失,转移到替代产品;
5.如何规划运营工作?主要从3个维度入手:1)商业逻辑;2)典型用户行为频次;3)用户与其他用户间是否会通过你的产品形成某种关系
(1)商业逻辑
(2)典型用户行为频次
所谓电影用户行为平次,就是假如用户接受和认可了你,他使用你嘴和新的产品功能或服务的频次可能是怎样的。基本上这里有几种可能:
(3)用户间是否通过产品结成某种关系
一旦你的产品是这种“让用户间建立关系”型的产品,就意味着一点,即产品中的相关用户体验你可能是无法完全掌控的,因为他们再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用户会在上面遇到什么样的人,经历什么样的事。
6.运营工作的两个导向:一是拉新,二是用户维系
对于一款互联网产品,其运营体系的搭建可能会围绕如下几个维度来进行思考,并完成具体运营工作的规划。
7.社区/社群的典型运营路径和逻辑:
a. 创建和初始化:最重要的事,找到一个【主题】。
b. 信任感与价值确立:这一过程就是从【不确定在这里可以得到什么】到明确知道【这里可以给我提供什么价值】的过程;
c. 去中心化,社区成员之间关系网的构建:挖掘和培养追随者,通过引导,帮助社区内的用户建立起关系;
d. 社区的“自生长”:当社区中多元化关系链被建立起来后,一个社区就具备了自生长的能力。此时运营最应该做的,就是基于社区的共同价值观为社区划出一条边界,制定某些规则,在规则内,大家可以自由讨论和互动,一旦触碰规则,坚决封杀;另一方面需要考验的,就是如何拓展社区话题,同时基于话题的延展来扩大潜在用户群;
第五章:一个运营的职业发展与成长
1.请一定尽可能让你自己成为一个圈子里的价值传递者或贡献者,而不是单一的观望者或是价值消耗者。
2.运营,是为了帮助产品和用户之间建立和维护好关系,你可能会使用的一切相关手段和方法,其最终目的是使产品价值和用户价值可以相对最大化。
3.对新事物不敏感,不具备快速学习能力的人;执行力和行动力差的人;逻辑分析能力很差的人;这三类人无法做好运营。
4.不同产品运营的职能重点:
a. 工具类产品:工具类产品的运营可能更重推广渠道建设、营销事件策划等,基本以增长和对外清晰传递产品价值为主。
b. 内容类产品:内容类产品的运营可能更重内容生态的构建、内容质量的提升和内容的持续对外传播,核心逻辑是如何让内容质量更高,以及如何让我的高质量内容得到更多传播,依靠内容的积累和传播形成拉新。
c. 社交类产品:社交类产品的运营可能更重用户的分级运营、相应规则、玩法的制定以及营销事件策划,以玩法驱动用户参与,重点抓住核心用户形成标杆效应,然后再通过海量用户对于某些玩法的参与形成话题、事件,借此拉动产品增长。
d. 社区类产品:社区类产品的运营要求最高,需要同时关注用户分级运营、核心用户拓展&维系、社区氛围&文化的构建、社区规则的制定&事件话题等的策划等一系列各式各样的工作。做好一个社区的运营,完全是在构建了一个小生态,生态的成长前期靠种子用户和氛围,后期可能依靠持续不断的话题、事件、用户关系等。
e. 平台类产品:平台类产品的运营要求也不低,往往需要关注重点用户的拓展和运营、运营策略的不断调整与落实。平台类产品的增长前期靠人肉+种子用户运营,中后期靠策略+业务匹配效率。
f. 电商类产品:电商类产品的运营其实更加注重流量建设、老用户维系、品牌建设和营销。
一个人的进步和提升往往是受到环境牵引的,你在合适的时候被放到一个合适的环境或事件中去,自然会获得巨大的提升和进步。一个人想快速成长,不外乎两种方式,一是承受压力,二是背负风险,并能够试着在高风险或大压力的情况下去解决问题产出成果,除此之外无他。
作者的职业生涯感悟:
a. 当你还不足以立足一个行业和领域,你应该先找到支点让自己可以立足下来。
b. 当你已经实现了初步立足,你应该想方设法让自己在某一件事上能够超过80%的人,这样这件事情会成为你将来行走江湖的安身立命之本。
c. 当你已经可以稳稳立足一个领域或岗位,你需要通过主动参与各类项目或者把自己投入到更具挑战的环境中,让环境带动你的成长。
d. 当你对所负责的领域已经比较熟悉,你面临两个方向,横向了解更多,纵向选择一个方向往深了走,作者选择的是往横向广度走。
e. 等你经历了以上一切时,需要提升的已经是脱离了一线执行的东西了,比如对行业和商业的理解,团队管理能力。
f. 再剩下的,则全看机缘和运气。一个人,30岁之前往往和其他人拼能力,而30岁之后则应该跟其他人拼思维。
第六章:一个运营人的自省与思考
在很多传统行业领域内,在很多与传统行业结合的过程中,互联网并不是必须要扮演一个颠覆式的角色,而是要基于传统行业的业务逻辑,更好、更高效地提升整个行业的效率。
制定策略(评估产品阶段,评估产品形态,评估当前数据)——>分解指标、规划工作(目标拆分,资源定位、拓展&分配,工作任务规则)——>执行落地、达成目标(文案、活动、传播、产品机制、拓展/销售)——>检测数据、调整方向(数据分析、用户反馈、潜在产品方向&需求提炼)
“用户自发”的传播开始越来越取代了“渠道”的作用,成为了一款产品生命力的源泉。
作者对互联网的理解:
a. 互联网是一种降低成本、提升效率的工具;
b. 互联网是一种新的充分拥抱变化的思考方式;
c. 互联网是这样一种途径——它连接一切,赋予更多的人自由和平等。
d. 互联网是一种相信这个世界会变得更好的信仰。
The End
本期的解书说产品内容就这些,更多精彩说书,下一期的产品时报,我们不见不散~
以上读书笔记纯属学术分享,部分内容或参考网络资料,不用作任何商业用途。
参考书籍:
《运营之光--我的互联网运营方法论和自白》(黄有璨),中国工信出版社、电子工业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