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单到不可能失败的自我管理法则。
这本书是抖音知识分享博主的视频里提到的,吸引我的是博主的两句话
“这个方法适合行动力差,意志力差,爱拖延,爱放弃的人”
“作者是个普通的宅男,他是通过这个方法来帮助自己完成逆袭的”。
这个宅男到底创造了一个什么方法,能帮助拖延症彻底改变?真的能成功?
这本书一共一百多页,看完真的是打开了我新世界的大门!
大部分的自我管理方法中,都会强调养成好习惯的重要性,但是没有告诉我们这过程中会有什么困难?怎么克服?如何更好的坚持?
而这本书其实就是在把养成好习惯的方法,拆解到足够简单,让大脑无法拒绝。
微习惯就是你强迫自己每天做的微不足道的积极行为
在这个概念中有几个关键词,每天,微不足道,积极行为。接下来就一步步说明这个方法为什么会简单到不可能失败。
习惯是不能直接获得,它们是在长期不断重复中塑造出来的。这说起来容易,但我们必须突破人类与生俱来的限制因素才能做到。
建立习惯的目标是用重复来改变大脑。
怎么才能每天坚持?
有人会说“激发动力”是坚持的关键,如果采用这个策略,不仅要有动力做一件事,还必须动力十足才够。
如果想要激发出锻炼的动力,你想锻炼的意愿必须比想吃薯条和刷手机的意愿更强烈才行。
在这种情况下,你尝试很多次才能成功一次。动力无法预测,也很难按需培养。这就是为什么我们一腔热血立flag,又迅速打脸。
意志力和动力不同,意志力及其可靠,它可以像肌肉一样得到强化,并可以通过计划执行。相对于单纯依靠动力,意志力更可控。
我们该怎样运用意志力来保证长期有效呢?
研究发现意志力损耗的5大原因(排名不分先后):
【努力程度】
需要的努力越大,意志力的消耗也越大。
微习惯就要求非常少的努力。比如,做一个俯卧撑,写50字,阅读2页书。
【感知难度】
如果某件事光想一想,就觉得很难,大脑是会自动脑补巨大的压力。
而微习惯的本质决定它几乎不会让你在还没做的时候就感到困难。从小任务做起,然后接受做这件事的现实,我们会发现小小的一步并没有想象的那么难,也会发现继续下去也不难。
【消极情绪】
即使微习惯取代了一件令我们开心的事,我们要做的努力也太少了,少到我们根本不会感觉到任何消极情绪。
【主观疲劳】
我们在评估自己的疲劳程度的时候并不完全客观。目标很高时,思想会预判接下来的工作,会立刻感到压力。
而微习惯只会引起微量的主观疲劳,甚至不会感到疲劳。
【血糖水平】
血糖水平低,我们会感到疲惫,意志力薄弱。当我们处在这样的状态中,最有可能让我们行动起来的就是微习惯。迈出的每一步都会带来成功的感觉,在心理上不断给予我们能量。
从这5个角度分析来看,微习惯非但不会消耗意志力,恰恰相反,还会从完成每日计划中获得鼓励。
靠意志力每天坚持微习惯是完全可行的。
微习惯的策略就是强迫我们每天实施1-4个“小到不可思议”的计划好的行动。这些行动小到不会失败,小到不会因为特殊情况就被我们轻易放弃。他们有双重作用——激励你继续做下去,并会成为习惯。
那么具体怎么做?
第一步:选择适合你的微习惯和计划
把你想在某一时刻拥有的习惯列成清单。把这些完整习惯缩小,直到小的不可思议。大脑会认为它毫无威胁。
比如,“一个俯卧撑”,“一天写50字”
我们要骗过大脑,赢得意志力的比赛。
第二步:挖掘每个微习惯的内在价值
改变自己的主要原因是外部压力?还是内在价值?别因为胆怯而选择不适合你的生活方式。比如“早起”,人人都说早起好,但如果你晚上的工作更有价值,那就不要因为别人的评价选择不适合你的早起。
第三步:明确习惯依据,将其纳入日程
微习惯的根源在于自主、自由和灵活度,其目标是给予你能量,让你不断取得成功。通过设定一个不规定具体完成时间的24小时时段,我们可以用这套方法改善过于具体的习惯依据。
比如,你必须在下午3点跑步,这个依据就不灵活。执行任务造成额外的压力会增加意志力消耗。在“一天一次,随时可做”的保护伞下,事情会变简单。
第四步:建立回报机制,以奖励提升成就感
通过给大脑回报来重建意志力。回报能通过激励我们继续行动、帮我们恢复意志力来让我们坚持良好的微习惯。
第五步:记录和追踪完成情况
一项研究显示,把想法写在纸上,会让其在大脑更加突出,而打字就不具备同样的效应。一开始写下你的微习惯,随着计划进展检查进度,这两件事都很重要。
第六步:微量开始,超额完成
强化意志力的微习惯:我们给自己制定意志力要求较低但是频率很高的任务,这和训练肌肉的持久性一样的道理。
微习惯更像是为了欺骗大脑“这件事不难”的一个诈骗手段,让大脑不产生畏难情绪,只要跨过了“万事开头难”,开始做了,继续做下去就变得简单了。
第七步:服从计划安排,摆脱高期待值
简单的说就是不要膨胀。从潜意识层面看,超额完成目标后,大脑会设定一个新的期待值,它带来了负担和压力。所以一定提醒自己,目标没有变。这也是防止满足不了更高的期待,产生负面情绪,从而消耗意志力。
第八步:留意习惯养成的标志
这一步主要是在提醒我们要耐心,不要贪多,在习惯没有养成就开始添加下一组习惯,可能会让一直以来的坚持前功尽弃。
成为习惯的信号包括,对它没有抵触情绪,有认同感,行动时无须考虑,不再担心,常态化,它很无聊。
这本书讨论的内容,并不是常人不易理解的深奥科学理论,而是作者通过逻辑把养成一个习惯的核心条件拆解降维,让它变得毫无威胁。
本书的作者从2012年末开始,每天至少一个俯卧撑,这成了他培养的第一个微习惯,哪怕躺在床上才想起来今天的目标还没完成,立刻翻身在床上做一个俯卧撑,来完成今天的目标。两年后,他拥有了梦想的体格,写文章是过去的4倍,读的书是过去的10倍。
我们改变的动力不足,坚持的意志力薄弱,这本书看完后,我想这些都不是问题。微习惯会成为我们个人发展的撬棍,它能把原本微小的生活习惯转换为巨大的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