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医最重要的是认清生理与病理,倘若不清楚生理与病理,纵然对药物功效,方剂适应证背的滚瓜烂熟也是寸步难行的。
历代中医学者都在讨论什么是真正的生理?如果是西医,那就比较简单了,他们对身体生理病理是一个看法,没有可以争论的,除非某个疾病的发病原因不清楚,才会提出各种假说,然而这些各种假说的基础,还是一致认可的生理病理学。所以学西医就比较简单了,认清书本,勤于临床,就是最好的道路。
然而中医并不一样,如果也是走认清课本,勤于临床的路子,绝大部分不会成为一名好的中医师的,因为中医学生理病理并非课本讲的那样。比如一个脾脏,按课本上讲的去学,就是那些条条框框了,什么脾主运化,主统血,主升清,难道这些功能就是脾独自一脏的吗?现代医学认为脾是一个免疫器官,和运化毫无关系,怎么解释呢?有的医家又说中医所说的脾是一个系统,不是指某个固定的脏器,中医说的脾脏是一个类似于雾化的功能,所以又提出了什么气化的脾,器质的脾,也就是功能和本体有分也有合。这种认识我觉得完全是错误的,根本是用来自圆其说。所以我们中医要发展,就得去粗取精,把一些一眼看来就错误的东西,不要再去自圆其说了。我认为中医的理论和治法其实并不是一致的。比如黄疸,你用茵陈蒿汤能治好黄疸,说明这个治法就是对的,然而现代医学已经证明了黄疸病位在胆腑,可是中医传统理论认为黄疸在脾脏,是湿热困脾,导致脾之色外露。中医的这种认识明显就是错误的,但是你还是坚持黄疸是脾脏的事情,那不就得找来西医的质疑甚至抨击吗?中医基础理论里面对于五脏六腑功能的说法,都是贴附于西医的认识的,也就是把中医本来的东西,给换成了西医的认识,不三不四,不伦不类了,这也是很多学生学了课本后看不懂古医书的原因。比如说膀胱,西医认为膀胱是一个储存尿液的地方,中医也就说膀胱只能储存尿液了,其实古人认为小肠才是真正储存尿液的地方,小肠的相火蒸发尿液上至全身,有人说肾是相火,那么两个小小的肾怎么蒸发这么大的下焦呢?肾是封藏之本,凭什么要发挥蒸发的作用?是小肠蒸发的水液,膀胱也有气化作用,它的气化作用也是小肠给的,小肠的相火哪里来的。心啊,心与小肠相表里,心火下达小肠就是相火了。
中医的认识是一回事,治疗是一回事,也就是说,治疗是对的,但是解释治疗有效的这种说法不一定是对的。这种现象的原因,要追寻到很久以前。在医学还不发达的原始社会,一般的感冒,咳嗽,胃痛等,在不刻意地触碰某些穴位,或者吃进去某种草药时,症状的到了缓解,久而久之形成了基本的中医理论,然后用理论去指导实践。充分说明,实践是在理论之前,那么,治疗有效而理论不一定对的这种认识是正确的。这是胡希恕前辈的认识,我也赞同。
因此呢,对中医生理病理学的学习,我们要放大了眼睛,要有选择的脑子,最怕的就是那些觉得书本上讲的全都是对的同志们,他们完全被书本所左右,没有独立思考的能力。再比如《金匮要略》里的中风,仲景讲的就是现在医学的脑缺血,脑梗塞这一类的疾病,他说中风,那就是风邪直中的意思了,其实和风邪一点儿关系也没有,就是活血祛瘀的法子,那要是固守于课本的同志一看到,就用祛风的方法去治疗中风,那是错误的,就是误治了。
对《黄帝内经》的学习,就是对中医生理病理的学习,是理论基础。所以更需要一双明亮的眼睛,毕竟是春秋战国时期的东西,距离现在时代太久,那时候的人们认识有限,虽然书中的理论是很经典的,但是学习时还是要注意的。很重要的例子就是五运六气学说。在我看来就是玄乎的东西,本科期间我花了大把的时间去看这些,结果又浪费了时间,又没有什么实质性的进展。所以我觉得还是务实,中医就是一门务实的学科,五运六气很有可能是王冰加进来的,你再去深究,没有意义。《伤寒论》则是最好的选择。仲景的书又务实,又经典,可以说,古今著名医家都是在伤寒论的基础上,才能成功救治那么多的病人。
再说一点,中医对生理病理的解释有太多了,六经辩证,卫气营血辩证,八纲辩证,脏腑辩证,这么多看法,其实本质就是虚实寒热而已,顶多加上病位之表里。在这么多的辩证里,我们一定要有明辨是非的能力,有综合全局的能力,仲景的《伤寒论》和《金匮要略》就是众多辩证交缠在一起的。
因此呢,不能总是被书本套在里面,否则就陷入泥泞了,越挣扎越是陷得深。我建议教材学完后,多看现代医家的一些讲课视频,郝万山的,王绵之的,王洪图的,李德新的,刘渡舟的,胡希恕的,倪海厦的,王雪华的,甚至JT叔叔讲伤寒,小道经方讲医,等等,在这些通俗易懂的讲课里,摸索到中医生理病理本来的样子,再去看古代的书籍,你才算是入门了!
然后再去临床,如虎添翼!这是认识中医生理病理的唯一途径。中医没有捷径,只有务实务实再务实,实事求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