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七章 诏返长安

成都府的春雨打湿了传灯堂的幌子,林婉儿正将《急救手册》的蜀地增补版捆扎成箱,准备分发给周边州县。案头放着唐玄宗亲赐的 “蜀地医令” 银印,印泥尚未干透,却被一封加急圣旨的明黄卷轴衬得黯然失色。

“婉儿,陛下召我们即刻返京。” 李墨宸的声音带着凝重,他展开圣旨,“说是太平公主体弱,需你回宫调理。” 卷轴末尾的朱砂批注刺痛了林婉儿的眼 ——“着林氏婉儿、李氏墨宸携医典速归,不得延误”,笔迹与当年武则天的御批如出一辙。

传灯堂的学徒们得知消息,自发在门口排成长队。小石头捧着连夜抄录的《急救手册》拓本,泪水打湿了纸页:“先生们还会回来吗?” 林婉儿蹲下身,在拓本的雪莲花旁补画了个小小的药庐:“等长安安定了,我们就回来。”

启程前夜,胡掌柜送来两车药材,其中竟有罕见的雪莲花干。“这是老夫托人从西域寻来的,” 他粗糙的手指抚过药箱,“你们在长安推广医道,蜀地有我们盯着。” 林婉儿突然发现药材堆里藏着个布包,打开竟是传灯堂的雕版 —— 是学徒们连夜复刻的《急救手册》母版。

车队行至剑门关,突遇山体滑坡。林婉儿指挥众人用竹夹板固定伤员,李墨宸则带着护卫清理道路。当一块巨石滚落时,他下意识将她护在身下,腰间的玉符与她的银戒在撞击中发出脆响,让人想起撒马尔罕婚礼上的铜铃。

“墨宸,你看这岩壁。” 林婉儿指着滑坡露出的石刻,上面的药草图与《急救手册》中的蜀地草药图谱惊人相似,“或许早在我们之前,就有人在做同样的事。” 李墨宸握住她的手,玉符的棱角硌着手心,却让人莫名安心。

进入长安地界时,沿途的流民越来越多。林婉儿让车队停下,用剩余药材熬制防疫汤。一个抱着孩子的妇人认出她:“您是长安的林大夫?我家娃当年就是您救的!” 妇人怀中的孩童颈间,还挂着用竹片做的简易护身符 —— 正是传灯堂教的急救标识。

夜宿驿站,李墨宸在油灯下修补被滑坡损坏的医典。林婉儿发现他在 “归蜀计划” 旁画了张地图,成都府的位置被圈了三次。窗外的月光落在银印上,她突然明白:无论长安有多少风雨,蜀地的星火始终在等着他们。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