婴儿出生后,就开始咿呀学语,学语过程是跟他人互动,语言与语言指引对象,加上各种肢体和身体方位动作指引,尤其是手势指引对对象进行语言指认。这个过程中,语言与实际语言指称的对象一一对应,从简单单一指引指认,逐渐向符合语句学习,其最为重要的就是语言跟实际紧密结合。
随着婴儿长大,学习的语言也越来越多,认识指认的人和事物也越来越多,会产生脱离实际对象的思维。所谓语言性质的回忆,这就构成了语言思维,抽象的过程操作秩序指认,幼儿到儿童、少年,这种抽象内生的语言知识指认,都分布在小儿的各阶段“玩耍”之中。而且,这种“玩耍”里,观察也是一种思维认知过程,比如,安静地坐在那看着什么事物。语言在实际观察中,是有可能缺失的,这也就是,随着出生后语言知识逐渐掌握多了,能够跟成人互动的时候,成人的指引带领就会减少。这时候,幼儿就开始了自主学习为主的认知阶段。当人开始思维增长的时候,就会跟婴儿时期最紧密结合实际有些差别了,也就是有了脱离实际的思辨思想思维产生。思维产生初期,语言依然还是紧密结合实际的,人的娱乐玩耍过程中,许多关于自身的调整操作也是一种知识指认,这也是紧密结合实际的认知过程。
随着年龄增长,进入学校读书学习,系统化的文字学习,第一阶段就是语言和文字的一一对应,文字作用的显现,客观文字提高了人与人之间的交流效率,这时候语言就包含了客观文字这种超时空的存在,理论性逐渐凸现。理论跟语言之间,在于突破躯体限制的记忆,成为客观不会改变的记忆。从咿呀学语的语言结合实际,到语言文字也成为客观实际,这就具备了理性性质基础,这种情形下,语言文字有可能会形成自循环,而脱离语言文字系统整体对应的客观指引对象,这就是所谓理论脱离实际。
从出生开始,到成年人的高中学习,可以清除地看到从语言联系实际,到语言逐渐与实际有缝隙形成思维思想,再到学校读书学习,而理论脱离实际,读书离实际越来越远。以至于成年走向社会后,需要适应社会实际的再学习生活理论联系实际。而没读书的或者读书少先走入社会的人,反而有可能有了优势,形成读书无用的情形。“百无一用是书生”就是中国过去对读书人的一种描述,这种描述反应的是读书不联系实际,虽然古代社会已经注意到这种读书不联系实际的现象,提出了实事求是的观念,而且形成了实践理论,但是,那种实践依然是以观察为主,而不是社会操作层次的工艺技能实践,六艺是实践,琴棋书画诗文等等,对生活技能实践没有实质性改观。实事求是,没有贴近生活活动的实际,这才是根本。
幼儿玩具的世界,玩耍的生活实践,成为了影响人一生的起点。童年的经历,意味着紧密贴近生活的记忆,语言联系实际,随着人的生长逐渐远离。当今中国社会,幼儿和童年,玩具的世界,促成了一个产业,儿童贴近生活实际的时代,随着成长进入学校就逐渐消失了。
应试教育的弊端日渐显露,离开生活实际太远了,我们的教育还能回到幼儿童年玩具时代么?各种学习联系实际的实践工具,也应该作用铺盖学生人群的实际,会是多大的产业?学一百遍,不如实践一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