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过粤海清庙前的十字路口来到直落亚逸街上,很快就能看到海唇福德祠与前面不远处水泥灰色的应和会馆。
1 海唇福德祠
新加坡华人中,以福建人(包括潮州人)占多数,其次是广东人,客家与海南占少数。客家人不以地域命名,“到处为客,何处是家?”因此客家人在外尤为团结。在人数较为弱势的情况下,他们与同样较福建潮州人后来的广东人合作,形成广客帮,共同建立了海唇福德祠。海唇,即海边之意。
海唇福德祠门口的对联上有:“ 福着伯权彰异域,德昭公位耀唐山。”其中有“福德”、“伯公”二词,正说明福德祠内拜的是福德正神,也就是俗称土地公,大伯公。
用“大伯公”来称呼“土地公”的说法,我之前在国内从未听闻过,不过在新加坡很多地方都能够看到大伯公庙或者大伯公神龛。至于“大伯公” 是否能完全等同于福德正神、土地公,民间与学界似乎都还有争议。
有一种说法是,一位陈姓客家人在福德祠未建时的旧址门前死去,人们在此为他起坟,拜求平安,后来发现能够求得财气,尊称他为“大伯公”。
其实民间为他们所信仰的神明通常并没有一个非常准确的认识,在田野调查的过程中讲清楚故事的情况尤为普遍。就像这个不知从何而来的说法一样,很多人只是对这个神明的典故有一个模糊的印象。有时候我想,信仰或许并非是怀有对这个神明来历的感念,而只是对“神无所不能”的敬畏和执念。
学界对神明的探究更为严谨,但这种严谨似乎与模糊的事实始终相违背。因此对待神话传说,我们不应该执着于故事的本来面貌究竟为何,而应该更多地去探究是什么样的人性与文化造就了这种信仰。
在此,我们姑且就认为他们拜的是土地公吧。
2 福德祠里看什么
不同于粤海清庙中多金漆圆木雕,泥塑戏台等张扬华丽的装饰风格,福德祠相对内敛了许多,不过倒也不失朴素的精致。
进门前先看匾,匾下有三脚蟾蜍,蕴含求财之意。往下一些再看门簪,是螭虎含花的装饰。低头再看门槛,门槛高度表示社会地位与神格,而福德祠门槛较高,既不符合广客帮的社会地位,也不符合福德正神的神格。这实际上是一种僭越行为,然而也侧面反映了广客帮在比较弱势的情况下不服输的精神。
庙中还有一个捐款碑,大部分捐赠者的捐赠数目在三四十大员上下。这与福建闽帮的天福宫动辄上千大员捐款相差甚巨。尽管生活上更为拮据,但能够为自己所信仰的神明建立庙宇,或许是信众最大的功德与心愿吧。
如今的海唇福德祠已经失去了宗教场所的作用。网上能够找到的关于海唇福德祠的资料,都显示它是一个博物馆。可能在很多人眼里它根本称不上是一个博物馆,充其量只是一个小小的展览厅。
其内部景况,几乎站在门口就能一眼望到头。天井中央一个小贩模样的雕像,正殿中央设有直落亚逸街旧貌模型,以及最内的帆船模型。
街景模型中央那栋不高的建筑就是古老的海唇福德祠,正对着福德祠的海滩上用木头支起一个戏棚,戏台正对着庙中的神明,因此在此演戏是为答谢神明,这也与大多寺庙中的戏台一样。
由于这一带苦力聚集,洋人在此处出现的比较少。因此这条街上售卖的较多是家乡物产,又称原顺街,九八行(调侃自己受尽剥削,让利98%)。天井中的小贩便是当时直落亚逸街上最常见的。
而厅内靠墙正中的帆船模型,或许是为了纪念早年乘船漂洋过海来到这座小岛的先祖吧。
从正殿之后之后,里面已成为新加坡华绣酒店,酒店大堂也有很多古董的摆设与壁画,福德祠则成为一个天然前厅。下次若再去新加坡旅游,倒是很想去他们家住住看。
了解一间庙的来龙去脉最值得看的就是庙里的碑了。若每到一间庙都仔细阅读碑文的话,那么无论它是否还具有宗教功能,每一间庙都可称得上是博物馆了。
不同的社群一起建庙一定会有庙产如何分配的经济纠纷。一开始客家人势力较弱,与广东人三七分账。渐渐地客家人势力变强,提出要五五分,由此广客帮之间因为经济产生争执,请洋人和族中德高望重者仲裁。
现在福德祠中的一块碑上就记载了这场争执,这也是不同的方言社群在这片土地从曾经的势不两立到如今和平相处的最好见证。
3 文气的应和会馆
应和会馆是新加坡唯一还留在原址的会馆。平日里去基本上都是大门紧闭。由于上课要求,老师与会馆的人提前打了招呼,我们才得以进去一探究竟。
当时我并没有注意会馆内部是否有石碑,但拍摄了会馆门口的解说词,摘录如下:
应和会馆建于1822至1823年,是新加坡最古老的宗乡会馆之一,也是华人早期聚居的直落亚逸区里最早的建筑之一。会馆最初是以寺庙形态出现,为来自嘉应的客家移民服务,也是新移民和家乡的客家族群之间的一座沟通桥梁。祖籍广东嘉应的创办人刘润德设立会馆,目的在于联络同乡感情与照顾同乡福利。在1905年,会馆参与教育事业的发展,创办了一所当年颇为先进的华校。
应和会馆曾多次重修,最后一次是在1997年,尽管经过多次修葺,但馆舍样貌并无多大改变,楼下为会议室和办公室,楼上则奉祀关帝,因为关帝的忠与勇是早期华人移民最崇尚的美德。
由此可见,应和会馆创立之初,目的在于团结乡人,联络感情,共谋福利,类似于粤海清庙和海唇福德祠,都有神庙及社群组织的多重功能。后来,因此新加坡第一间学堂“应新学堂”迁入会馆,会馆的功能也由此转变。
与其他重商社群排名,客家社群更重视功名,因此从会馆的整体建筑与装饰都可以看出客家人的文人气,以及他们对文化传承的重视。
进门看门槛,它没有海唇福德祠的张扬,合乎礼制。两进屋顶内高外低,这也是由于关公神像摆放在内进,亦合乎礼法。这是从整体建筑上,体现了这种外文内质相符的君子气。
4 千禾万孙
大门的门印上有“千禾”,“万孙”的字样,这四个字可谓是整个应和会馆的主题词。
“千禾”应该指代的是功名。由于古代的薪酬发放的是粮钱,因此以粮食计量单位来计算工资多少,例如“斗”,“石”等。因此“千禾”意指即取得好的功名,获得很高的薪水;
“万孙”则很好理解,就是期望整个族群能够有万子千孙,将祖业与文化延绵不绝地传承下去。
门印两侧有两只鳌鱼,这一东吴也多出现在屋内抬梁式的梁架上。鳌鱼有着龙首鱼身,传说是鲤鱼跃龙门时变成的,它象征了学子通过科举能够一朝改变社会地位。屋内多书卷装饰,非常符合其作为学堂的功用,也能够鼓励学生在此好好读书。
门框两端雕有花瓶和向日葵,或许也指向平安,富贵,忠诚,多子的多重含义。
整栋建筑最华丽的装饰在最内间的二楼。越往里越是别有洞天,也展现出客家人与潮州人相反的低调性格。
二楼楼顶梁架上满是金漆木雕,这里的木雕是透雕而非圆雕,呈扁平状,与粤海清庙的华丽相比更符合修整拘谨的气质。仔细观看,有榴开百子、寿桃、鱼、鳌鱼、暗八仙、祥狮(一对祥狮通常一张口一闭口,张口者吸祥瑞,闭口者含祥瑞之意)等图样,无一不扣合“千禾万孙”的美好祝愿。
此外,梁架上本还有擂金画,即黄金漆画。“擂”同“擂茶”之“擂”字,表研磨之意。擂金画,即研磨金箔成粉作画,是闽南地区的传统手工艺。
然而现在应和会馆能够看到的这些黄金漆画,已经不是当年保留下来的画作了。据说会馆在修复时,因担心上面的金箔粉被人扣掉,于是直接用金漆涂料进行描补,这着实是有些可惜了。
由于现在的会馆依旧有办公功能,所以一楼二楼有很多的书架,内有许多关于客家移民历史的书籍。不过来去匆匆,也没能拍下照片。
下周就是最后一篇了,关于福建人的天福宫(没想到去了几趟能理出这么多东西……
临近年关,祝看到这篇文章的所有人新年快乐!!!
之后来点应时应景的文章。分享我在新加坡过年,去城隍庙拜太岁以及在马来西亚柔佛参加古庙游神的活动,或许会放几个之前拍的vlog什么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