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们的学校生活中,有的学生,学着外国妇女那种袒胸露背、画眉涂唇和满头卷发,把本来天真妩媚的小姑娘,打扮成外国贵妇人;有的男学生也留着披肩长发,打扮成似女非女。出现这种以丑为美、欲美反丑的怪现象,其原因之一,便是审美趣味不健康,以至美丑颠倒。
现实生活中,人们产生的美感有时侯是不一致的,甚至存在着很大的差异。比如这朵花是红的,人们不会有什么争论;但对这朵花是不是美的,却会有很多的争论。有人喜欢玫瑰,有人喜欢牡丹;而喜爱牡丹的人当中,又有人喜欢红颜色的,有人喜欢绿颜色的。这就说明了美感的复杂性。为什么人的美感会有很大的差异呢?这要从三方面来分析。
第一,美感与人的兴趣和爱好密切相关。当人们的兴趣和爱好运用到审美活动中的时侯,就可能反映出他的立场和观点。鲁迅先生在分析《红楼梦》的读者的几种类型时说:“单是命意,就因读者的眼光而有种种:经学家看见《易》,道学家看见淫,才子看见缠绵,革命家看见排满,流言家看见宫闱秘事……”。他又说:“在我眼下的宝玉,却看见他看见许多死亡。”就说发型,它是人体美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自然美和修饰美的结合。它不仅反映着人们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而且体现出时代的精神面貌。有些学生从电影上、画报上看见外国人的发型,便简单地加以模仿,一味追求发型新鲜奇特,而不考虑自己的身份和我们民族的特点。其结果,当然适得其反,把青少年学生那种朝气蓬勃的精神面貌破坏殆尽,也有损于我们社会和民族的优良传统。
还有人像摄影,很多作品不但形似,而且神似,透过健康、俊美的形象,反映青年一代青春的活力和朝气,给人以美的感觉。但是也有一些人像摄影,人物的长相并不丑,但灵魂空虚,搔首弄姿,格调低下,情趣庸俗。
第二,美感与人的情趣密切相关。中国有句古话,叫“食不甘味 ”。是说当一个人在情绪不佳的时侯,连吃鲜美的食物都尝不出好的滋味,可见情绪对美感有着重要关系。高兴的时侯,你会觉得青松在招手,鲜花在点头;悲伤的时候,你会觉得雨如泪,风如烟。月光虽然普照人间,但不是任何人都可以感到它是美的,所谓“月儿弯弯照九州,几家欢乐几家愁”。朦胧的月下,恋人的幽会,增添几分奇幻;清澈的明月,反会给海外的游子,增添几分思乡之情。又如我们阅读文艺作品,看一部电影,观赏一处风景,如果情绪不好,那么,再好的书、电影和风景,都会感觉黯然无色,引不起兴趣。正象鲁迅先生说的:兰花很美,但“饥区的灾民大约总不去种兰花。”这并不是他们没有欣赏兰花的能力,而是饥肠辘辘,那有这样的雅兴!《红楼梦》中的大观园可算是个景色优美的人间仙境,但在寄人篱下的林黛玉的眼里,最令她动心的却是风雨后一片无人清扫的落花,她未能酣沉于大观园内美丽的景色之中,反而吟成了一首酸楚凄恻的《葬花词》。这些都说明了人们虽然处于同一个美的世界,但由于情绪的不同,遭遇的各异,便会产生不同的情感活动。
第三,美感与人的文化修养密切相关。因为人们在审美活动中,需要一定的文化知识修养。比如贝多芬的《田园交响曲》,是一首很美的曲子,有音乐修养的人听得如醉如痴;但是对缺乏音乐修养的人来说,却是无动于衷,甚至,会酣然入梦。正象马克思所说:“最优美的音乐,对于非音乐的耳朵没有意义”。所以,欣赏音乐,应该有音乐知识方面的修养。如果当你经过学习,掌握了一定乐理知识,又对贝多芬的生平和成长的时代有所了解,那么听《田园交响曲》时就不会昏昏欲睡了。甚至能对每个乐章细加品味能分辨出哪是初见“乡村景色时的愉快的情绪”,那是“在小溪旁”,那是“农民的欢乐舞会”那是“雷电——暴风雨”。这也就是俗话说的,懂行的听门道,不懂行的凑热闹。
同样,欣赏自然界的美也要有一定的文化知识修养;修养越深,展现在你面前的美的境界就越广阔,获得美感也越丰富。例如,当你读了清代云南诗人孙髯的大观楼长联的开端一句:“五百里滇池,奔来眼底,披襟岸愤,喜茫茫空无边阔”再去领略滇池的风光和气势,就会更感到滇池的景色美丽迷人,雄伟壮观,感到滇池不仅有海的气魄,还有海的情调。又如,登上万里长城,有点历史知识和没有历史知识的人,感情也迥然不同。所以,要开拓审美领域、遨游美的世界,就要提高自身的文化知识修养。
总之,美感是十分复杂,它会因人、因事、因地的不同,而产生不同的美感。只有当我们认识了美感的复杂性和它的原因之后,才能区分那些是正常的,那些是必须纠正的。
1999年7月1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