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日,去了一趟般若寺,正赶上中午,人们排着长队去吃斋饭。我也随着人流,鱼贯而入。
走到门口,只见旁边的窗台上,立着一块牌子,上面写着:止语。
斋房内是个宽敞的大厅,厅里都是长方形木桌和长条形木椅。这里,一次可容纳百人同时进餐。偌大的空间内,偶尔传来碗碟的轻轻触碰声,和人们走路时触及地砖发出的低沉声,除此之外,一片静悄悄……人们一字排开,坐下,分发碗筷。井然,有序。这样的大型进餐形式,在食堂,婚宴,会场,饭店……却是截然相反的状况,嘈杂,混乱。这样鲜明的对比,对于初次踏入这里的人,却有震撼。
一人一碗一筷,饭菜汤俱全。人们吃得安静,无残留。吃到最后,还要倒上一囗热水,涮一下碗,喝下肚。再用一块小馒头,把碗擦净,吃下馒头。再把碗筷拿到指定处,离开。一碗一筷如初,人已饱足,光盘。
初次吃斋饭,让我有了一种仪式感,多了几分庄严和肃穆。
这是一节很好的吃饭课,如果,在一个孩童成长的最初,就有这样的一堂课,那“珍惜粮食,杜绝浪费”,就不必写在每一张餐桌前了。
饭毕,我并未马上离开,随几位居士一起,帮助摆正桌椅,简单擦拭个别桌面,以迎接下一波人的到来。
从斋房出来,身旁是一个大大的功德箱,佛语讲发心。斋饭的确免费,在我,这饭不可白吃,也要发心,虔诚地投入进去。生平,第一次觉得,我是在吃饭,也是在上吃饭这一堂课。吃饭时要止语,吃多少盛多少,够吃就好。不可浪费一点一滴。菜品多元化,以油少清淡为佳。汤汤水水,热热乎乎。餐具不宜华丽,繁多,应以少而实用为主。吃饭时,不可吧唧嘴,应闭嘴嚼食。
这样吃饭,才能吃出健康,吃出营养,吃出文明,吃出礼数,吃出节俭,吃出智慧来。
斋饭后,家里有了许多变化,偶而的浪费现象,也在慢慢消失。
斋饭的仪式感,让我对眼前的食物,充满了感恩!
(管子原创作品,抄袭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