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谢领导组织的迩行论坛教研分享活动,让我有机会倾听了精彩优秀的的生成活动。在观摩中被教师的专业智慧、幼儿的主动探究、课程的精彩生动所折服,感悟着生成活动对幼儿发展的价值所在。
听完张老师的案例:幼小衔接背景下如何培养大班幼儿的数学思维——大班《奇妙的数字世界》,我深有感悟,不断反思自省。幼小衔接,听起来是一个抽象综合的问题,但在张老师这里,她都变为了具体的、趣味性的游戏,带幼儿一起探索学习,在游戏化的教学中潜移默化的渗透了数概念、规则意识以及各项能力的提升。其中在学习准备部分要引导幼儿尝试用数学的方法解决日常生活中的问题。发现和学习解决生活中和数学有关的问题,如:通过统计每天出勤人数、测量记录身高和体重的变化、认识日历、进班签到处、认识时钟、珍惜时间故事会等方式,帮助幼儿体验运用数学方法解决问题的乐趣。
回想到自身,本学期我带的是中班,中班幼儿也日益认识到在日常生活中幼儿已经能数出数列物体的个数,能借助实物或者实物的表征进行10以内的比较排序、认识序数等,正确的辨认几何图形,用自然物对物体进行比较测量,而且能够发现物体摆放的规律。那么如何根据中班幼儿发展与学习特点,在幼儿园一日活动中践行高实幼“心中有数”呢?
在日常生活中培养幼儿数概念,比如取餐时候可以放置数字卡片,引导幼儿根据数字自主取餐。孩子们吃小饼干或者水果的时候可以让孩子们学着自己来分配,一共有多少个,吃了多少个,还剩下多少个。这样孩子们就会有一种非常积极的学习态度,接受非常快,效果也非常好。
我可以在过渡时间与孩子进行口头数学游戏。比如边拍手边问:“小朋友,我问你,7添上1是几”,孩子们以同样的方式有节奏的回应,这种游戏对发展幼儿数的抽象能力以及思维的敏捷性的作用较为突出。
在排队时候以游戏形式问问幼儿:你是第几名,你前面有几位小朋友,哪里向左向右转?等问题,渗透比较、序数、方向等数学知识,引导幼儿在游戏中、在生活中践行高实幼“心中有数”。
今后的工作中,我要加强理论学习,多看书,钻研教材、认真备课,发现孩子的兴趣与课程价值点,积极生发课程,先让自己变得有价值,在能更好的引导幼儿在操作中体验,在实践中收获,与幼儿共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