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李现风
故事是一种柔软的教育,故事中的温暖可以带给学生爱和鼓励,在不知不觉中作用于学生的心灵,如此,故事对师生就具有了一种温暖的、不可替代的教育意蕴。
苗的故事虽然写起来我的内心很沉重,虽然我也不想在自己的教学生涯中有这样痛彻心扉的故事发生,但既然在我们人力不可控的范围内发生了,我就把它加入我做班主任的一个稀缺的资源库,每一届的孩子我都会空出两节课的时间,给孩子们讲述这个刻骨铭心的故事。
记得2008年,我在自己做班主任这个班级讲完这个故事的时候,有一次政治老师临时有事情,让我帮他守着班级,孩子们在那里记忆政治知识点,我采取了因材施教性的评价制度,来激发本节课孩子们学习的积极性,其中一个平时有点调皮、学习成绩薄弱的孩子杰,把书往桌子上用力一摔,说:“润苗姐姐身体如此薄弱、学习环境如此艰难,都能执着地追求,我一个堂堂的七尺男儿,我不相信我今天这节课学习不会。”最后,当组长汇报的时候,他的评价分值以超人的成绩赢得大家赞赏的目光,当我抽查的时候,他以惊人的回答赢得了热烈的掌声。润苗的精神使孩子杰,点燃了自己超强的内驱动力,以出色的理解能力,呈现了硕果累累的一节课。
2013届的孩子们,当我讲述完润苗姐姐的故事后,孩子们在教室内泣不成声,孩子欣欣一边被感动得泪眼婆娑,我一边递纸巾,孩子一边擦着眼泪一边说:“润苗姐姐在身体状况如此孱弱的情况下,都能对学习这般执着,更何况我们有一个健康的身体,我们有何理由不努力学习呢? ”
自此之后,我发现课余时间,欣欣总是缠着语文老师问这问那,有一次,欣欣站在化学老师的办公室哭得稀里哗啦。
我们的化学老师将老师被其他老师批评说:“人家李现风班级的孩子欣欣,是全校学习成绩第一名的孩子,哪里做得不好,让你批评成这个样子?”
蒋老师说:“孩子欣欣不是被批评哭的,而是针对这一个知识点她自己认为理解得不够透彻,但我认为她已经理解得够深刻了,所以才哭得如此伤心。”
初三的时候,孩子欣欣着迷学习的样子虽然很执着,但太着迷了,我反而有点担心。
我多次给欣欣说:“孩子,学习要讲究科学的方法,适当的时候可以到外面放松一下自己。”
“润苗姐姐身体状况虚弱,都能如此地坚持,我一个身体健健康康的人,若是还不如姐姐努力,那才叫一个惭愧呀!”孩子欣欣回答得理直气壮,竟然叫我一时哑口无言。
我想让孩子科学合理地安排学习的时间,所以就把家长叫到学校来。
我给家长说:“欣欣爸,我希望周末你能放下手中的其他事情,带孩子欣欣出去到山上,或者其他的娱乐场所放松一下,不要整天埋在书堆里。”
那一届的孩子睿捷说:“我想扮演故事中的捷太郎,在学习上借鉴苗姐姐的精神,千磨万击还坚韧,任你东西南北风,我要努力追赶欣洋洋。”
丽丽说:“苗姐姐永远是我的‘偶像’,苗姐姐的精神就是一盏明灯,照亮我前行的道路,让我勇往直前。”
……
就像王维审老师说的那样,故事是人生的营养。有些故事可以隐匿地蛰伏于生命的某一个角落,长久地散发精神的力量。苗的故事就像一粒种子一样,在关键的时刻植入孩子们的心灵,进入孩子们生活的时光里,成为生命的一部分,渗透到孩子们的骨髓中,触动着孩子们的内心,感动着孩子们的心灵,滋养着孩子们的世界,赐予孩子们前行的力量。
也许,对于整个生命来说,这些故事就像一粒种子,一旦进入某段时光里,就会成为生命的一部分,就会深入我们的内心,渗透到我们的骨髓中,在某个恰当的时候,就可以触动我们,感动我们,滋养我们,赐予我们力量,疗愈我们的创伤。无论过去多久,那些曾被深埋的意蕴,总会有意无意地影响着我们,激发我们的生命力,指引我们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