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金句:
1)管理者的优先任务:用人识人;核心点:把合适的人放在合适的位置上,用人如用才,才尽其用
2)职位是根据客观需要而设定,由任务而定,不要因人设岗。
①:合理的岗位设计会激发这个人的长处,放大他的优势。给员工适度放权,事后加入复盘:认可的同时指出不足,让他得到尊重。
②:不要 因岗设人,而是你需要一个什么样的人?你有一个客观的标准,要避免主观情绪对人的识别?以结果为导向,不要凭喜好用人。选人用人要用一套标准在里面
③:职位出现空缺时,只提拔那个已经用绩效证明最合适这个职位的人,这必须成为用人的铁律:新项目不要让空降兵做,要让有成果的人做,要本土化
④:任何一个职位,如果连续挫败了两三个人,而他们在之前的职位上都干的出色,那就必须认定这是一个常人无法胜任的职位,必须重新设计。
3)有效管理者不问你不能做什么,问的是你能做什么?
4)管理者的首要任务是发现并利用每个人的长处,不要纠结于他们的短处
①:有效性不挑人。这个人可以做好什么事? 一旦发现某人确有长处,此人的短处就是次要的了。至于短处,只有在它们对充分发挥长处构成阻碍的时候,才需要去客服。如果道德有问题,问:你是否愿意让你的孩子跟随他。
5)如果你不能信任一个人去做某件事,说明你用错了人
6)一个人的价值观决定了他能做好的是什么
7)伟大的组织欢迎异类,因为他们往往是变革的来源
8)不要因为某个人让你不舒服而低估他的价值判断,判断一个人时,重点要以成果为导向,而非个人的主观因素判断。工作中要克服个人的主观判断,不要带有色眼镜看人,要看数据和结果,要有格局。
9)知人善任,让正确的人做正确的事。充分信任,用尽其所长。短板是否帮助视情况而定
10) 多维度,立体看人:能力,素养,情景多维的了解人的思维和行为,双向认证
11)识人是用人的基础,用人是识人的实践。经纬度的关系。
12)识人用人,不是速成的,是需要在实战中不断去做练习,去推演,去复盘。目标明确,是否能为我所用,能不能才尽其用?学了之后用,用了之后再反思。
13)知道未必能做到,原有的认知具有惯性。要不断觉察和改变惯性,不断重复,把重要的事项写下来。新知跟原有认知对抗。思考经过不停地觉察和改变,自己在跟原有惯性思维做斗争中有没有更有力量?只有用出来的才能转化成自己的,变成自己的才是真的。让新知形成肌肉记忆,做到不用思考就能直接脱口而出,行为上自然而然就流出来了。
14)你有被利用的价值,才有被重用的可能
2. 在招聘中如何招到合适的人,如何更大程度上去排除招到面霸?
1)首先要明确招人的目标:为什么要招?希望他能解决什么问题?有没有明确的方向给到他?招了他来干嘛?
2)明确招的人需要具备哪些能力,给出具体画像。要招有成果的人。
3)根据招人需求设置问题,利用下切式聊天判定此人是否合适
①:举例: 业绩做了多少?如何做到的?在做的过程中有没有什么困难点?最大的阻碍是什么?等等看他回答的是否矛盾
②:外贸业务员招聘相关问题:
3. 初期用了亲戚,后期不能跟上公司的发展,怎么办?
1)前期用亲戚:熟悉,一人多用途;
2)作为管理者,不能轻易许诺,不管对任何人!
3)最好公司一开始就树立这个标准:不要来亲戚
4)作为领导者,觉得自己做到了就问心无愧,不要太在乎别人的声音
5)俞敏洪做法:
①:以身作则:自己清退直系亲属
②:全面清退:下属的亲戚也清退
③:妥善安放:你自己觉得到位就行,不要他觉得;可以让他来公司学习,也可以让他自己自立门户。也可以给到相应的职位,不同时间,不同评估标准。丑话说在前头!给期限,他的人生他负责,给他托举。
6)自己可以落实的点
①:给到他们3-5年规划,给他们做目标:第一阶段,第二阶段,第三阶段(符合公司的发展分支):这3-5年他们需要什么能力?考核标准是什么?丑话说在前面,如果你们做不到,我需要更有能力的人。
②:给他托举,有创造未来的能力,给他们渗透优胜劣太的思路
③:做的时候要藏在心理,不要说出来,要说也是要在合适的节点/时机上说
④:最好是要将他们隔离开了,要有格局,放弃自己的部分利益托举他们,供应商和部分客户都可以让他们带走。学习Wendy的以柔克刚,
⑤:自己的骨头会生肉才是自己的。
4. Rita 的感悟
1)当自己想不明白一件事的时候,多向其他人求助,很多时候,我们自己觉得是问题的事,可能在别人那里都不是事
2)不要着急,慢就是快,我们要盈科而后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