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们人的一生当中,人际关系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就是孩子也不例外,那我们来看看哪三种人际关系对孩子的学习有着不可忽视的关系。
学校,对于孩子来说,不仅是一个学习知识和技能的地方,还是一个收获友谊和快乐的场所。
一、同学关系:同龄人之间的关系连结
无论年龄多么小的孩子,都希望得到同龄人的认同和接纳,且孩子一旦遭到排斥,就会产生对抗心理和对立情绪,形成紧张的人际关系。
人际关系紧张会令孩子感到孤独、落寞和压抑,而这些情绪则会直接影响孩子在学校的心情,进而影响他们正常的学习活动。
比如,遭到同学的误解、嘲笑和排斥,没有好朋友,得不到大家的信任,等等,都会让他们没有归属感,进而产生逃避、厌恶学校及学习的心态。
二、师生关系:孩子和老师之间的不良关系
师生之间的不良关系也是导致孩子产生厌学情绪的重要原因。
有的老师过于严厉,对孩子要求过高,会让孩子产生畏惧心理;有的老师过于偏爱好学生,就会令“差生”产生失落感,甚至生出怨恨心理;还有的是师生之间的误会没有及时解开,让孩子觉得受了委屈……这些都会让孩子产生紧张、抑郁和焦虑的情绪,从而影响孩子的学习态度和学习效果。
三、亲子关系:父母的过度保护
俗话说:“过度的保护实际上是伤害。”
爱护心切本不为罪,可如若因为害怕孩子受伤害而在孩子与社会之间砌起一道墙,反而会严重损害孩子的身心健康。
过度保护会让孩子养成胆小、怯懦、孤僻、冷漠的性格,不但无法适应学校的学习和生活,长大后也会离群索居、独来独往,造成心理与人格的不健全。
大人的过度保护会让孩子依赖性强、独立性差,不知道如何与同龄人相处,一遇到困难就会退缩。
这些都会对孩子的学习造成不利影响,而孩子的学习成绩不理想,又会反过来加深孩子的自卑、畏缩和抑郁,从而形成一种恶性循环,产生厌学情绪。
孩子的厌学情绪在假期结束,新学期开始时表现得尤为明显,这一方面是出于对大人的依赖,另一方面是出于对舒适、自在家庭生活环境的留恋。
研究显示,在家庭中受到大人严重溺爱、过度保护的孩子,到了学校之后就越难适应学校生活。
一些娇惯成性的“小皇帝”“小公主”在学校里没有了优越感,又缺乏与人相处的经验,人际关系一般很糟糕。这也会让他们在学校生活中产生不愉快的体验,是孩子厌学的重要原因。
由此可见,父母的过度保护是孩子求知和求学路上的“拦路虎”,是造成孩子厌学情绪的原因之一。
因为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过度保护其实就是过度限制,会扼杀孩子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切记:无论对于何种事物,“过度”即“危险”,并且“越过度越危险”。
对孩子来说,人际关系中最重要的莫过于亲子关系。家长过于溺爱或过于严厉,都有可能引发孩子的厌学情绪。因此,创造宽松和谐的家庭环境,建立彼此信任包容的亲子关系,也是让孩子快乐学习的关键因素。
总之,良好的人际关系和氛围是孩子情绪健康发展的重要保证,无论是与父母、老师还是同学之间的关系,都直接影响着孩子的喜怒哀乐以及学习的动力和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