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之小诺
今天,我终于把这本书读完,心里却感觉悲凉,只因斯特里克兰的一生。
初读时,总是忍不住放弃,为此还搜索相关书评,才耐着性子读完。
“当满地都是六便士的时候,他却抬头看见月亮。”斯特里克兰,就是看见月亮的这个人。
他在某一天,仿佛感到神的召唤,毅然辞职,放弃优渥的生活,开始学习画画。苦难与困难没有打垮他,反而更加坚定他的信念。最后,终于成功了,哪怕是以死亡为代价。
看完全书,感慨万千,具体如下:
困惑一:残酷的现实应该怎么办
这本书的原型是画家高更,他的传奇一生令我敬佩。他一直在知道自己追求什么,怎样追求,甚至于为了梦想,放弃任何外在的物质,这一点是难能可贵的。
我们现在的生活,是无论贫穷还是富有,无论健康还是疾病,都不能逃离物质的存在,都需要金钱,为生活做保障。
而斯特里克兰呢,在画画期间,多次穷困潦倒,忍饥挨饿,都不能燃起他对金钱的渴望。幸好,他一直遇到好心人帮助,否则,早如卖火柴的小女孩一般,冻死、病死、饿死在某个街头。
其实,这正是我们的矛盾之处。我们渴望金钱,也只是想让生活更好。我们不能保证,会一直有好心人无偿帮助,尤其是身处现在人心浮躁的社会。所以,“天助自助者”,成为我们的口号。我们必须要自救,为了自己,为了父母,为了孩子。
“金钱至上”论,现在看来太过功利,可若没有这点功利,我们渺小的如同蚂蚁,只能等死。
著名主持人李咏去世了,因为癌症。很多人难以置信,包括我。我还是会本能的认为,他还在主持《非常6+1》,只是我没有看。
原来,他与癌症苦苦斗争很久,辞去工作,变卖身家,飞去国外,虽然还是没有治好,但总归拼命努力过,而这些治疗费用,正是金钱堆砌起来的。金钱的数量,似乎还决定了生命的长度。
这样看来,我们屈从于现实是可以理解的,因为吃饭,因为健康,因为生存。
可是我们就真的只能决定了为现实奋斗,远离梦想吗?
困惑二:梦想和现实可不可以重合
“你是被梦想照亮,还是被现实照亮?”斯特里克兰,无疑是被梦想照亮。
自从辞掉银行家的体面工作后,他遵从梦想的需求,辗转来到巴黎,用尽一切的方法画画,最后来到塔希提岛上,完成梦想。
需要注意的是,他在塔希提岛上过得并不好,直到认识了女孩阿塔。阿塔对他一见倾心,经过短暂相处,结为夫妻。他真的喜欢阿塔吗?可能后来确实喜欢了,但是刚开始与阿塔结婚,也只是为了温饱,这是不是屈从于现实呢?
阿塔尽心尽力地照顾他,为他生孩子,从不多言。直到他去世,都在默默地支持他,帮助他画画,这是不是现实的妥协呢?
可见,梦想与现实,是可以二者得兼、相互并存的。
我认识的夏文芳老师,真正做到了二者得兼。
她原是上市公司高管,因为结婚生子也遭受到“工作”“带娃”的两难抉择中。几经思考,选择拿起儿时的梦想“写作”。开始了不停的学习、码字、码字、学习,终于小有成就,实现财务自由。同时,把经常需要出差的企业高管工作辞掉。这份勇气,是我可望不可及的,这个结果,是我乐见其成的。
文芳老师,用自己的行动诠释了梦想和现实的重合点在哪里,就在自己的身边,在自己的日常琐事里。
我想,《月亮与六便士》至今畅销的原因,离不开这一点。
我们不是斯特里克兰,没有那么崇高的理想,做不到完全的断舍离,但是我们还是想要追求梦想,为孤独的心寻找安放之所。
所以,我们需要做的,就是立足现实生活,从自己的生活中,抽丝剥茧,寻找梦想,并按照自己的梦想,将自己的每日生活规划,一点一点的行动起来,让二者更加接近、直至重合。
困惑三:成功的定义是什么
毫无疑问,斯特里克兰是成功的。他找到了自己的心灵归属,用自己的表达方式——画笔,描绘出来,包括流传出来的画作,以及被燃烧的画在墙上的画作,都是他内心真正追求的东西,他得到了。
但是,他生病了,哪怕一直在坚持画画,还是没有逃脱厄运。
在我们今天看来,这是非常不理智的行为。我们在今天的选择,一定是把治疗放在第一位,哪怕是癌症,都要试一试,哪怕结果早已注定。
你看,我们的追求如此不同,根本就在于成功的定义不同。
如前文所述,“金钱至上”促使很多人追求成功,渴望成功。但成功的定义到底是什么呢?这就见仁见智了。
教育家孔子的徒弟颜回,是七十二贤人之一,他的梦想却是“一箪食,一瓢饮”;阿里巴巴创始人马云,开创电商购物的新时代,他的梦想却是成为乡村教师。
他们同样成功,但他们还是保有自己的梦想,还是在想尽办法追求梦想,还是认为自己不够成功。
所以,我们要做的,就是结合现实条件,塑造自己认为的成功。把自己的梦想细化到具体的可执行目标上,并为此付出行之有效的努力,达到自己的心灵追求。
ps:本人拙见,谢谢阅读,如有偏差,欢迎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