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的三个阶段看待青春是什么?学生说,我还要学习,青春是要学习,毕业后时间幸福 的事情,不用再进入课堂;青年人说,我还算是青春,但每一年感觉过的很快,转眼就好奔三了,却找不到方向,还在碌碌无为;对于老年人来说,青春只追求理想的时代,没有牵绊,满满的精力和时间,可以做一些自己认为值得做的事情!
是的。对于大多数青年人来说都是焦虑的,因为总是觉得工资是少的,物价房价是高的,身边的人成长的比自己快,总想业余时间充电健身,却一次次败给了那个懒惰的自己。
时间是年轻人最大的资源。同一班级毕业的人,五年十年二十年的时间,能够成就一个人,也能让一个人默默低在底层挣扎。
方法论一:关于目标和理想
近距离接触很多大牛人,他们风格迥异,有些人很聪明思维运转很快,有些人不爱说话。但他们有一些共同点,其中最大的共同点就是目标感。
目标像一个灯塔,指明了你前进的方向,不会让你原地踏步。
一个人先要有一个大目标,才有机会靠近这个目标。所谓,取乎其上,得乎其中;取乎其中,得乎其下。
当然,在制定目标时,也要相信时势造英雄,机会很重要、但抓住机会的人,目标感一定特别强
方法论二:原则
设立一些基本行事原则是很重要的事。巴菲特合作人芒格曾说:其实我能够有这些成就无非就是:第一,找到一些基本原则;第二,按照这些基本原则去严格做事。
比如,很多人在工作中稍有不顺就想着离职跳槽,或者因为某些方面的能力被降级就想着离开。如果按照目标感和自己入职的原则,是为了获得职场经验和 能力,将来为自己创业做准备的原则。那工作中的挫折就是磨炼自己的机会,接受被降级就是为获得这方面能力做的准备。
其实,原则就是尺子。你多给自己树立几把尺子,做事情就有了规律。这些规律就会给你带来更好的决定。
原则也是一种思维习惯,根据原则来判断一些事情,就不会出现犹豫和纠结这两种情绪了。
方法论三:学习
一定要抱着学习的心态去开展你的工作之旅。芒格80多岁时说,如果我不能淘汰自己一年前的思维模式,这一年我就白过了
我们只有通过不断学习,摸索时代背后的大规律,最后总结成自己的行事原则。
方法论四:行动
当你有了目标,树立了做事的原则,又有学习心态,需要的就是用行动来提升自己的认知。通过不断实践来验证自己的学习内容,反思自己的目标,审视原则,最终形式一套关于自我成长的、闭环的方法论。
行动跟兴趣分不开,把一件事情,做到21天,培养成习惯,然后慢慢成为兴趣。
五年后的你,不是在跟今天的你做对比,而是和你的那些同龄人做对比。只有那个时候,你仍然卓尔不群,你开会有更多的机会。
最后,送大家一句话,联想柳传志当年讲给杨元庆的。他说,首先你自己要变得很强。两只小计相见的时候,都不会觉得对方咋样。因为每个人都或多或少地高看自己,或多或少地低看别人。只有当你变成鸵鸟那么大时,别的小鸡才会承认你的的确挺大的。所以做出与众不同的成绩,是唯一能够证明自己,并使自己脱颖而出的明智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