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丽华姐,你中午吃什么?”“我早上从家里带饭过来了。”“厉害,自己做饭——我打算叫个外卖。小羽你呢,和我一起叫外卖吗?”“我不太饿呀,吃完苹果和这袋辣条再说吧。”丽华看着小羽她们如此简单搞定一顿“午饭”不禁从心底生出一份感慨:原来午饭不吃也没什么,早一点吃晚一些吃也可以,不一定是饭菜,随便吃点什么都可以。
现在外卖专送、跑腿代购司空见惯。想吃什么,商家现做,送到你手上还是热乎乎的。喜欢自己做料理的,各种保温餐盒,保温的、加热的……保证里面的饭菜和出锅时一样。丽华小时候对父母的铝饭盒,还有同学们的饭盒印象深刻。饭盒蒸得坑坑洼洼,好像鼓起的一个个小包。因为温度高,里面的饭菜稀稀粘粘……丽华家里有奶奶,学校离家很近,她不用带饭盒,每天中午回家吃奶奶做的饭。奶奶做的什么饭不记得了,但是奶奶对午饭的重视,丽华永远记得。丽华读二年级,奶奶去世了。奶奶在意识还清醒的时候,一大家子人围在她的床边,她郑重嘱咐的竟然是丽华的午饭!“这孩子太小,我这么病着,不能给孩子做饭,老二你今年退休,中午吃饭带丽华一份。”丽华二伯无奈地说:“妈,你好好养病,丽华你就放心吧。”
从奶奶屋出来,丽华二伯很严肃地说:“老九,你家丽华实在是小,你和弟妹下班也晚,午饭好解决:你们给她带饭盒——这放学——得挂钥匙了,她会用钥匙开门吧。”
晚上爸爸用亮亮的银灰色粗线编了一根绳,拴了一把钥匙。“丽华你过来,戴一下。”丽华把钥匙绳从头上套下去,挂在脖子上:“正好在我胸口这儿。”“嗯,你来开门试试,之前也让你用过几回钥匙。”“我会,我会!”丽华特别兴奋,和爸爸妈妈一样有了家里的钥匙,感觉自己是大人了。
之后的几天爸妈不知从哪儿弄来一只木桶,他俩焖一锅米饭倒到桶里,盖上盖子。不知过了多久又把饭盛出来,两个人摇着头:“凉了。”又给木桶做了绵外套。焖饭,盖盖子,套上棉套儿。爸妈还是摇头“凉的。”那个没有网络的年代,信息靠报纸杂志,爸妈这样折腾了几锅米饭后,对丽华说:“你带饭盒吧,奶奶以后不能给你做饭了。大人就是早上做好饭,到中午你回来也凉了,没人给你热饭,你不会用煤气。”“我会,我会!奶奶看过我炒的蛋炒饭,我还炸过虾片呢!”可能小孩子都喜欢逃离学校的片刻,喜欢回家的自在,还能看电视呢,运气好还能赶上动画片!丽华熟练地掌握了划火柴点煤气,添水热饭的流程,被允许自己回家吃午饭。
奶奶走了,把对午饭的热情留给了丽华。丽华不知道这世上有什么大事,但每天不能没有午饭!其实她午饭吃不了多少。有时候饭菜没热透,吃起来是凉的;有时候开火以后没加水,整锅饭菜变成奇怪的糊铁味道;有时候爸妈总做大白菜炖胡萝卜,她不喜欢胡萝卜……有一次她把钥匙丢了,中午进不去家就跑到一站地远的亲戚家。“丽华来了?”那家奶奶招呼她。“嗯,奶奶我没带钥匙,没吃午饭。”那家有一对孙儿孙女在吃饭,女孩儿拉过丽华来:“咱俩一起吃,我哥单独吃,我奶有给他单做的菜。”老太太果然只给丽华和孙女鸡蛋饼,饼里有葱花有咸淡倒也不用吃菜。那面加了一盘炒苦瓜,丽华之前从不吃苦瓜,想想就是从那时候改变了。
丽华小学毕业,中学离家步行要20分钟,一起升初中的同学大部分都带饭盒了。只有丽华和几个同学回家吃饭。午休从中午十一点半到下午一点。丽华到家将近12点,把饭热好了又过去十分钟,扒拉两口吃完就快12:30了,这个时候必须出发,否则1:00之前赶不回去。
一天夜里丽华起来上厕所,听见黑漆漆的父母屋里有说话声。“厂里这批下岗要轮到我了,我一女的还不到45岁就回来,唉……”“不是已经找你谈话了吗?给你办内退,每月还开工资。”“可是,比之前少好多。”“你再有个几年就退休了,现在回来正好照顾丽华,给她做午饭不挺好吗。”丽华美美地回房睡觉了。从此午饭全是妈妈的味道:煮海螺蘸酱、韭菜炒海兔、青椒鱿鱼、蒸蒜肠……这样子吃到高一新生报到,学校统一食堂配餐,中午不许外出吃饭。大学里的丽华奔波在校园第一食堂,第四食堂。
工作后,丽华慢慢自己做着吃,做给父母吃。后来做给老公吃、做给孩子吃。在单位,有时在食堂吃,有时订餐,有时自带。
蓦然回首,丽华好感慨,为这一餐午饭,折腾这么多年。其实自己真的吃不多少,除了妈妈给做的好吃的,其他时候只是胡乱吃几口。真不明白自己那些年何必那么辛苦?父母也随着她,就该给她带一饭盒,爱吃不吃!但是丽华已经习惯了这仪式般的“午餐”,一顿饭里填满了奶奶和父母重重叠叠的爱和牵挂。岁月忽已晚,回望过去,或许有些自扰,或许有些可笑,但就是那些“笨拙”的爱把我们养的这么好。奶奶,我有一直好好吃饭,每天都在努力加餐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