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个快节奏、高竞争的社会里,"鸡娃"现象似乎成了家长们心照不宣的默契。但盲目鸡娃的背后,隐藏着对孩子长远发展可能产生的负面影响。
9月8日,心理学大咖武志红受邀参加第七届扶鹰幸福家庭年会上,做了题为《真正地赢在起跑线上——让孩子形成一个健全的自我》的主题演讲,并与扶鹰教育创始人王金海与深度对谈,为家长们揭示了教育的另一种方式——培养孩子的人格力量,这不仅是对抗焦虑的良药,更是孩子未来成功的关键。
人格力量是个人竞争力的内核
武志红老师表示,心理学观点认为“人格是所有竞争中最重要的竞争力。”
在心理学领域,人格被视为个体内在的稳定心理特征和行为倾向的总和,它深刻地影响着一个人的思维方式、情感反应和行为模式。而人格力量,则是指个体在面对挑战、克服困难时所展现出的坚定、自信、独立等积极品质。这些品质,正是孩子在未来社会中立足的根本。
那么在家庭教育中,父母该如何培养孩子的人格力量?武志红老师为我们分享了满满的干货!
构建良好原生家庭关系,打造人格力量基石
关系决定人格,要培养孩子的人格力量,首先必须从构建良好的内在家庭关系出发。武志红老师强调,家长不仅是孩子的养育者,更是他们情感依赖的港湾。一个充满爱、理解和尊重的原生家庭环境,能够让孩子感受到安全感和归属感,为他们的人格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但在维护日常的家庭关系中,有多少父母能做到有效沟通呢?
例如定期与孩子开展深入的对话,了解孩子的想法和感受,鼓励他们表达自己的意见;同时安排家庭活动,如一起做饭、玩游戏、外出旅行等,增进亲子间的情感联系;并在孩子遇到挫折时给予安慰和鼓励,让他们知道无论成功还是失败,家永远是他们最坚强的后盾。
尊重孩子的个性与意愿,让孩子被看见
每个孩子都是独一无二的个体,他们有着自己的兴趣、爱好和梦想。作为家长,应该尊重孩子的个性差异,鼓励他们追求自己的兴趣和目标,而不是将自己的期望强加于他们身上。
武志红老师指出,当孩子认为自己的意志被看见、会被父母尊重,感觉就非常不一样,尊重的感觉就体现在各种各样琐碎的小事中,让孩子自己去观察和发现,去选择尊重自己的感觉还是放弃自己的感觉。
尊重落实到行动上,家长可以分三步走,一是倾听孩子的声音:关注孩子的兴趣和需求,鼓励他们表达自己的意愿和想法;二是为孩子提供多样选择:在教育和课外活动方面,让孩子根据自己的兴趣和特长进行选择;三是鼓励孩子尝试新事物,即使失败也给予积极的反馈和支持,培养他们的抗挫能力和创新精神。
创造自由成长的空间,激发孩子的“生能量”
人格力量的培养也离不开自由成长的空间。家长应该给孩子足够的自由和空间去探索世界、发现自我。在这个过程中,孩子会学会独立思考、自主决策和承担责任,从而逐渐形成强大的人格力量。
对于家长而言,在日常生活和学习中,要尽量减少对孩子的过度干预和控制,让他们有机会自己做决定和承担后果;同时鼓励孩子多尝试新的想法和方法,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和创造力;在此过程中,也需要设立边界,给予自由的同时,明确告诉孩子哪些行为是不可接受的,帮助他们建立正确的价值观和道德观。
扶鹰教育此次通过与武志红老师以一场深度对话为钥匙,解锁了家庭教育的新视角——聚焦于孩子的人格塑造与力量培育。我们发现,当教育的本质常被误解为一场无休止的赛跑时,很多家长不经意间就踏入了“盲目鸡娃”的漩涡。但教育的真谛,实则是一场关于成长与自我超越的旅程。
引导孩子成为拥有独立思考、丰富情感与卓越能力的独立个体,通过营造温馨和谐的家庭氛围,倾听并尊重每一个孩子的独特声音与梦想,为他们铺设一条自由探索与自我实现的道路,是每位家长应当秉持的教育信念。
扶鹰也真诚希望,每一个孩子都能在爱与自由中茁壮成长,自信地迈向人生的广阔天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