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前只听过知足常乐,原来还有知止常止的说法
知足是由人,是人家给多少,你可能会不满,但可接受,是不贪。
知止是由自己,是自己看到某个层度了,去挡住了,是不随。
樵夫得到了一个金罗汉,整日忧心没有得到另外十七个,不久就病死了,就是不懂得知足,不懂得适可而止,结果终于害了自己。
汉初“三杰”中,只有张良因懂得“知止”,才保全性命,功成身退,而韩信被杀,萧何被囚。
垂钓者舍大取小,只因盘子只有一尺长,更是知道肚子的大小,适合自己的才重要,懂这一份知足常乐的生活。
古人说:“求名之心过盛必作伪,利欲之心过盛则偏执。”凡事都是过犹不及,所谓欲火焚身,过于强烈的欲望会毁灭掉人的生命。
人的欲望是永无止境的。佛陀在《因缘品》中说:“即使天上降下金银珍宝之雨,贪婪之人也不会满足。”,不是因为他拥有得太少,而是不知足,这正是我们感到不快乐、不幸福的根源。无论有多少财富他都会觉得自己拥有得太少,永远为得不到的发愁。而不知止,不懂得见好就收,最后反而连同到手的都一起失去。
“得失从缘,心无增减”,知足的人,因为放下执着,即使自己的人生不完美,目标不能完全实现,他也会觉得人生是一样的美好。
知足常足,终身不辱。知止常止,终身不耻。安莫安于知足,危莫危于多言。
事能知足心常惬,人到无求品自高。—— 弘一法师《格言别录》
读的是这本《人生没什么不可放下:弘一法师的人生智慧》宋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