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附理论:你属于哪一种依附关系?
当我们或者我们的孩子出生以后,先天就会与他人建立依附关系。我们的身边的环境的不同,造成了我们不同的依附关系。
依附关系的四种主要类型:
1.安全型的依附关系
当婴儿还在襁褓时期,对于亲密关系和食物的需求通常都能够被满足,那么ta长大后,会觉得其他人都很好,这表示了ta可以信任他人,与他人相处融洽,心态乐观,容易培养亲密关系,这种依附关系能让ta认同自己,也欣赏他人,让生活更幸运。
这也是我们想要达成的目标。
2.不安全/矛盾型的依附关系
当婴儿在襁褓时期的需求总是不能获得满足,需要长时间的哭喊才能获得关注,有时候哭了很久也没人理睬,ta就会觉得自己遭到了忽视、漠视。
所以,ta无法把别人的陪伴视为理所当然,甚至会觉得受宠若惊。ta看不到自己的优点,也不会欣赏别人,难以对别人产生信任。
3.逃避型的依附关系
如果婴儿经常哭泣,但是都得不到大家的理会,久而久之,ta就会选择放弃。长大以后,ta可能会这样想:“反正我都得不到别人的关注,我何必尝试呢?”
ta认为自己就是一个独来独往的独行侠,这种关系,会让别人无法接近你。
4.排斥型的依附关系
这种关系用一个例子说明,就像是你独自走在沙漠中,人们经过但是没人停下来提供帮助,但是反而有一部分人期待你满足他们的需要,甚至掠夺你的资源,对你造成伤害。
这种关系,可能让你视别人为敌人,视为伤害的来源,因此你不会培养出同理心,你也不会相信道德和良心。
你属于哪一种依附关系呢?
你要如何改善现有的这种依附关系呢?
你会不会把你的依附关系模式“遗传”给你的孩子呢?
这些都是能够逐步改变的,只要你用心去先从自身改变做起,现在还不晚。
——核心观点来自《真希望我父母也读过这本书》/第四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