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时节,有过高考经历的人自然而然会回想自己有关高考的那些事情。
于我而言,既是高考的幸运儿,但在我的心中也有不幸的一面。
我上世纪六十年代初期生于农村,长在农村,从小学到高中都是在农村读书,那时的农村条件怎样,是可想而知的,教育的落后更不应说。
我第一次参加高考是在1978年,那年我读两年制的高中刚好毕业,说是读书,实际大部分时间在学校农场劳动,真正读书是临毕业那一学期,要说得多一点就是高二那一学年。
尽管我当时还是班上学习较好的,全县高中毕业班学生仅有的两项比赛(作文和数理化),我是学校通过选拔,唯一两次都参加的学生。
遗憾的是我们山区学校的学生,根本比不过县办中学(当时有六所)的学生,两次比赛我都名落孙山。这也让我第一次看到地域的差别或学校层级的差距。
七八年是恢复高考的第二届,当时参加考试的社会历届高中毕业生特别多,很多考点往届生远超过应届生参考人数,我们那几届的应届生不但没有优势,反而被往届生挤压。
当年我们学校两个班110多名应届生参加高考,只有一位同学上了本科分数线,其余同学全部陪考,连个专科线都没人上。我的成绩离上线还差10多分。
当年高考失败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我们学校原来那个老资格的物理老师在我们高二时突然调到县办中学任教。
通过调剂分配来我们学校的物理老师,也是学校唯一的物理老师,却一个刚毕业的工农兵大专生,根本无法胜任教学工作,书上的例题都讲解不清,高考时大部分同学都是物理拉分太多。而那个唯一上了本科分数线的同学,其父亲恰是一所中学校长。
当时同学们很委屈,学校领导也很不心甘,便让一些成绩稍好的同学免费复读,希望来年考取好成绩。
学校还向上级申请增配一个好的物理老师,但可能僧多粥少,最后又分配一个刚毕业的工农兵大专生,不过比之前那位老师略好一点,勉强能完成教学任务,但要帮助同学们应对高考仍然差距很大,毕竟她自己都没参加过正规高考。
当时,一些有门路的同学就去了县办中学复读;大多数同学在参加一次高考以后,感到上大学离自己太遥远,所以直接放弃,因为农村学生家庭经济条件普遍较差。
我在无奈之下,还是选择在原校复读,这也是父母最大限度的支持了。每周六放学还得回家,周末至少在家干半天甚至一天的农活。
遇到不能胜任教学的老师,这是学生最大的不幸,特别是对于高中毕业班的学生,简直就是断送前途,误人子弟呀!这也是我连续两年参加高考最大的不幸,也可能是更多当年的农村学校学生的遭遇。
尽管如此,对于我们那一群农村同学们来说,还是拼尽全力,按当时学校和老师说得最多的话来说,就是“革命加拼命,无往而不胜。”有条件要上,没有条件也要创造条件争取上。
那一年,我们确实是拼了。晚上夜读到十一二点不睡,早上有时三四点醒来也不知是什么时候了,直接就往教室钻。没钱买本子,我把家里从供销社买食品的包装纸裁剪后当草稿纸用。
尽管我们拼了,但结果仍然惨淡。第二年理科班应届和复读生共60余人,只有一名应届生上了本科线,一名上比我还高一届的复读生上了专科线,我在班上名列第三,离大专线还差4分多。
幸运的是那年取消了初中考中专,本科和专科未录取的,达到中专分数线的可择优上中专。在经历2个月的等待、盼望之后,我录取到省城一所在当时还算较好的中专学校。
那年,我也成了全村恢复中、高考以后第二个考取正规院校的学生,一时间也曾成为“别人家的孩子”。
由于我中专所学专业是当时的中南五省区(河南、湖北、湖南、广东、广西)的协作专业,每个省都有同学。但同班同学的高考成绩相差20多分,这让我傻眼了。
当时湖南的同学都在280以上,而河南的同学只有260多分,广西的还要低。湖南同学的成绩,在其他某些省区可以随便上个本科,甚至可上重本。
加之自己的物理成绩与同班其他同学低得太多,比最低的还低20多分。在得知这些情况后,我曾一度写信给父亲,希望退学回家再复读,父亲坚决不同意。
父亲说能考上现在的学校已经很不容易了,家里还有一个弟弟和两个妹妹也正在上学,经济负担确实很重。除了父亲的微薄工资,没有其他收入来源,我最终还是放弃了再复读的想法。
通过三年的学习,按期毕业并被分配到国有企业工作,当时被说是已端上“铁饭碗”。
刚毕业那一阵子,不但被别人羡慕,自己也感到很满足了,在同龄人中也可以算得上幸运儿了。工作一年后转正,拿到技术员的工资待遇,比好多10年工龄的工人工资还高。
当时,单位里除了一位负责技术工作的领导是从市局安排过来的有个大专学历,其余有中专学历的也就屈指可数的那么几个,而且大多是以前的工农兵学员,读过高中,又中专毕业的就我一人。
但随着时间的推移,特别是后来在职称评定时,学历、工作年限是两个硬条件,学历高,评职称的起点也高很多,这让我感到了中专的学历低人一等,甚至感到了政策的残酷无情。心想如果这样下去,何时才有出头之日呢,岁月太漫长了!
我想到提升自己的学历,但当时在小小县城,学习条件较差,学习机会很少,我曾向领导表达继续求学的愿望,却被领导无情拒绝:“我们单位有个中专学历足够了,现在要的是人做事,不是要人读书!”
就这样,少得可怜的升学机会,一而再,再而三地与我失之交臂。就在我几乎放弃继续提升学历的时候,省级主管部门看到县级单位管理人才的极度缺乏,严重地制约了整个行业的健康发展,于是决定选拔基层优秀员工参加成人高考,办脱产的企业管理大专班。
我终于如愿以偿被推荐并考上,并带薪带职还拿奖金,脱产读了两年,完成大专课程的学习。
取得大专学历后,我不久被调入市局工作,加之工作年限长了,很快有资格参加国家组织的相应专业职称资格考试并顺利通过,不久也有了中级职称。但由于高级职称原则上要本科学历才有资格参评,我再次感受到失落。
不服输的我,在39岁那年,自己已经担任部门正职的情况下,毅然报名参加专升本的考试,并在41岁那年通过函授学习取得了本科学历,接着又破格取得了高级职称。
后来本还想读在职研究生,终因工作压力太大放弃。从管理岗位退下后,自己再次萌生读研的想法,但被好心的朋友给说服了,如今还是留下一个遗憾。
高考没有考上理想的学校,让我工作之后仍不停地为提升学历而奔劳着,让我体会到了幸运之中的不幸。
也许是自己的经历受到启发,所以我对女儿说,你想读书就趁着年轻多读,尽量取得更高的学历(当然也要学到更多的知识),我全力支持。
还特别提醒她千万不要像我一样,一生都在为学历苦恼,为学历苦读,为学历惋惜,为学历遗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