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9-09

《天净沙·我执》


我执天天茶水。

我执天天嗜肥。

我执天天昏聩。

欲浮欲坠。

我执杯盘相对!


《天净沙·我执》这首作品以重复的“我执”为核心意象,通过日常生活的碎片化场景,暗喻了佛教禅理中“执着”对人心的束缚。以下从文本赏析与龙树中观哲学两个层面展开探讨:


---


一、文本赏析:日常重复中的沉沦感


1. “我执”的重复强化

      “我执”作为佛教术语(ātma-grāha),指对“自我”的顽固执着。诗中三次重复“我执天天”,以排比句式强化了执着之念的循环不息——喝茶、嗜肥、昏聩,这些日常行为本无褒贬,但因“我执”的介入,变成了一种无明状态的象征。

2. 意象的坠落感

      “欲浮欲坠”一词精准捕捉了执着者的心理状态:既想超脱(浮),又被习气拖拽(坠),这种矛盾恰是“我执”导致的痛苦根源。末句“我执杯盘相对”以物喻心,杯盘本是死物,却因“相对”被赋予人格化色彩,暗示执着者与外物纠缠、迷失于表象世界的困境。

3. 对《天净沙》曲牌的颠覆

      传统《天净沙》(如马致远之作)多以自然意象营造意境,此诗却用口语化、反雅化的词汇(“嗜肥”“昏聩”),打破古典田园的诗意,直指现代人精神生活的粗粝与荒诞。


---


二、龙树中观哲学:破“我执”与性空思想


龙树(Nāgārjuna)的中观学说(Madhyamaka)以“缘起性空”为核心,与此诗的禅理高度契合:


1. “我执”即无明

      龙树在《中论》中提出:“诸法无自性,故无有有相。”诗中的“天天茶水”“天天嗜肥”正是对“自性”的虚妄认定——将暂时因缘和合的行为(如喝茶、贪食)固化为“我”的本质,从而陷入循环痛苦。

2. 破执的双重否定

      中观学强调“不生不灭、不常不断”的中道。诗中“欲浮欲坠”的挣扎,实未超越二元对立:“浮”是求脱、“坠”是沉沦,二者皆因执“我”而生。龙树以“八不中道”破斥一切边见,提示唯有超越浮坠之别,方能见性。

3. 杯盘即空性的隐喻

      “杯盘相对”可视为对“缘起”的直观呈现:杯盘无自性,因人心执着而显“相对”之相。龙树《七十空性论》云:“因缘所生法,我说即是空。”若悟杯盘(万物)皆空,“我执”自然瓦解。


---


三、禅理启示:从重复到觉醒


这首诗并非否定日常生活,而是警示被“我执”异化的生存状态。禅宗主张“平常心是道”,但需以无执之心观照日常:喝茶只是喝茶,嗜肥亦无咎,一旦叠加“我执”,便成昏聩。龙树的空性智慧,正是要人看破执念的虚妄,在循环中觉醒。


结语:此诗以拙朴之言刺破众生迷梦,与龙树“破而不立”的中观精神一脉相承——唯有洞见“我执”之空,方能在杯盘交错处,得见清风明月。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