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读了《心流:最优体验心理学》,其核心的观点是:幸福是你全身心地投入一桩事物,达到忘我的程度,并由此获得内心秩序和安宁时的状态。作者米哈里这样概括心流的成因和特征。第一,注意力。他说:体验过心流的人都知道,那份深沉的快乐是严格的自律、集中注意力换来的。第二,有一个他愿意为之付出的目标。那目标是什么不要紧,只要那目标将他的注意力集中于此。第三,有即时的回馈。第四,因全神贯注于此,日常恼人的琐事被忘却和屏蔽。第五,达到了忘我的状态。
他认为世俗的成功只是心流的副产品,但拥有心流的人,心流本身已经是最大的奖赏。
我想起无数例子印证这个理论。
刘慈欣1985年参加工作,1989年就开始了科幻小说的创作,90年代开始向《科幻杂志》投稿,到1999年才首次发表两篇作品《鲸歌》和《微观尽头》。即便发表了作品,科幻在此时仍旧是小众且毫无前途的领域,那时候荧屏上流行的是《还珠格格》和《情深深雨蒙蒙》,随便写点其他什么都比写科幻更有前途。但刘慈欣仍旧在当工程师的同时摸鱼写作。那时候,即便没有名利上的收获,写作于他本身已是奖赏。这一观点在他的作品《朝闻道》中也得到了印证。“排险者”封锁了地球的科技,但是给地球科学家们一个机会,让他们知道物理的终极奥秘,但条件是知道之后就会被肉身毁灭,这样奥秘就不会流传出去。科学家们争相走上沙漠中的“真理祭坛”,在得知真理之后被毁灭,即便有妻女的哀求也不为所动。这个短篇小说探讨了人的终极目的,在《朝闻道》中,驱动科学家的终极目的就是对世界的好奇本身。这与《心流》的观点是一致的,人生的意义就在于“寻求意义”。不论它的本质,不论它来自何处,只要找到一个统一的大方向,人生就会有意义。
又或者前几年突然在自媒体上火起来的手工耿,他的每一个视频下面都有无数网友调侃作品的“无用”。在他成名之前,这些“无用”的作品已经做了好几年。身为一个同样出身农村的人,我知道他这种“无用”在农村会得到怎样的评价。一个三十好几的男人,整天做这些有的没的,怕是不管谁都会给他贴一个“没出息”的标签。但也正式凭借着这一腔热爱,他的作品在社交平台上“爆火”,成了著名的自媒体账号。如果没有后来的“爆火”,他会坚持下去吗?我很难说,因为形成心流的条件之一就是即时的回馈。但我相信,即便在默默无闻的岁月里,他在做那些铁皮拖鞋、铸铁梳子、脑瓜崩机的时候,也是快乐的。
上周末,我在图书馆慢慢消磨一书架的摄影书,有一本《西藏,永远之远》是一个摄影师在藏区拍摄的摄影画册集。他在书中写,目标是拍完14座海拔8000米级雪山。拍雪山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要经历高反、高寒,人的生理和意志都在极限。单单是高反带来的持续性头痛就已经难以忍受的了,更别提要在冰川里等日出,要应对极端恶劣的天气,要面对随时冻坏双腿、丢掉性命的可能,要持续的投入大量金钱购买设配、雇佣向导、保障食宿……我翻阅那本书,没感到书中的几百张雪山图有什么不同,但我知道,在他眼里可能每一张都有细节上的无穷变化,都付出了难以言说的艰辛努力,都是至宝。我想他在雪川上艰难行走的时候,一定是体会到了“心流”带来的巨大幸福体验。这种幸福感驱使着他,引领着他,使他在肉体的艰难之中,也能获得近神的精神体验。点去豆瓣给这本书打分的时候,看到他的简介里写着“全球首位独立完成14座海拔8000米级雪山行走拍摄的摄影家”,很开心他已经实现了他的目标。
由此可见,追求“成功”与幸福往往是南辕北辙。因为对名利的追求,往往会使人在获得名利的那一瞬间觉得世界索然寡味。我现在虽然并不富裕,但早已实现了青年时代对自身财富的设想,但是我还是不快乐。因为有了房子之后就会想要买车,有了车子之后又会想要私人飞机。“财富犹如海水,越喝越渴。”我现在越来越能理解为什么很多人在暴富之后都会陷入到毒品和赌博的深渊,因为把追求刺激作为目标,那么刺激的阈值就会越来越大,在变得富有之后,常规的刺激也变得无聊,就只能加大刺激的剂量来抵抗空虚的侵蚀。
微博这两天流行一个tag叫#张朝阳的物理课#,曾经叱姹风云的搜狐大佬目前开了一门物理线上课,甚至专门租了一间拥有六块大黑板的大教室,讲授物理学。他清华大学物理系毕业,是麻省理工的物理学博士后,并非假把式。在讲台上,张朝阳讲解狭义相对论,手推质能方程,整个人都神采飞扬,与此前网传在会场打瞌睡的互联网大佬简直判若两人。那一刻连我都能看到他的幸福。
这让我想起David Hansson所说的“百万富翁幕帘”。David Hansson是丹麦人,出身贫寒,创办的Basecamp公司之后,被大佬收购了一部分股份,实现了财务自由。刚开始他当然是优先满足物欲,可是买了一圈之后发现,这就是这样吧。然后他写了一篇博客:“原来真正让我感到满足的,是用Ruby语言写程序、开发Basecamp、写博客文章、拍照片,享受那些学习跟娱乐,那些我本来就负担得起的生活。真要说什么收获的话,就是我更加珍惜全心专注时的心流和宁静,那才是我一直以来的真正的幸福源泉。感觉就像我拉开舞台上那百万富翁的专属布幕,才发现布幕后面最重要的东西,我早就拥有了。这让我满心震惊与敬畏。但我也终于松了一口气。因为我永远也不会失去它们。”在他成为百万富翁之前,富人们就试图告诉他这些道理,但那时候他和你我想的一样:“切~你们富人这么说是因为你们已经这么富有了。”等到他真的拉开了“百万富翁幕帘”,发现帘后果真如此。
我相信他说的是真的。真正的幸福就是他在用Ruby语言写程序、开发Basecamp过程中体会到的“心流”。它不在“百万富翁幕帘”之后,只要全神贯注地追求愿意为之付出的目标,每个人都能拥有。
学到“心流”的理论之后,再看生活中的现象,便觉得处处都有了解释。比如电子游戏基本是按照生成“心流”的条件来设置的。有明确的目标,不停有金币、等级等积极反馈,永远超出玩家水平一点点的难度设定,必须全神贯注才能赢,在玩游戏的时候,是为数不多可以达到“物我两忘”状态的时候。
如果把人生的目标设定为“保持王者荣耀的王者等级”,那么也不是不能在王者荣耀中找到快乐,就像那些职业电竞的选手一样。但对于大部分而言,困境在于无法从内心深处认可这样的人生目标。人需要不断挑战自己才能达到“心流”状态,王者荣耀终究不像现实一样复杂,可供一个人无穷无尽地探索。如果要将游戏设定为人生目标的话,围棋是比跳棋更好的选择,因为复杂程度的上限决定了探索者有多快迎来厌倦。
是的,太难的目标会导致焦虑,太简单的目标会迎来厌倦。太荒诞的目标无法获得自己内心的认可,太严肃的目标又难以激发自身的兴趣。选择合理的目标是发现“心流”重要的环节,一次性选定一生要求索的方向未免太过难为自己,不妨先从设置小的目标开始,说不定在实现哪个目标的时候,就觉得可以把它作为自己终身的志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