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书成课课后感
上周末用了两天时间参加袁茹锦老师的化书成课课程,学习了化书成课的一整套逻辑和技巧,于此记录下印象深刻的一点感受,两种思维方式和三个工具。
一点感受: 袁茹锦老师本身非常善于分析总结,我相信在学生时代,她是妥妥的学霸。看如今,她把自己擅长化书的优势和丰富的培训经验上升成一种方法论。 比如,怎样找到差异化优势?三句话:你比别人做得更好的事;你比别人做得更快的事;别人经常向你请教的事。 平常我们会因着自己所擅长而轻松做成某事,所以很容易忽略自己的天赋和优势,如果从这三个角度看待事物,可以帮助我们找到优于别人的特点,即差异化优势。
再比如,袁老师讲到提炼流程化书法,几乎是手把手教我们怎样从看似普通的事例中,抽丝剥茧,找出关键步骤,然后对这些步骤进行探索性思考,把这些步骤运用到其他事件上,是否也可以成功?实施这个流程可能会遇到什么问题?把这个流程增加或删减会怎样?如此这般从中提炼出一种通用的、高度简练的方法。 于是,我明白了与学霸的差距来自于这样深入的思考和跟自己的死磕。
两种思维方式: 一是目标导向。即常思考书中的内容是否与课程的主线相关。在选书的过程中,我常犯这样的错误,把自己觉得特别感兴趣或是特别有趣的事列入课中,但实际它偏题了而不自知,所以得不忘反思,它是否跟主线相关;二是用户视角,这个知识点到底是开拓了我的认知还是学员想要掌握的知识点,如果只是满足了我的需求或者是我以为他们需要,那么这样的授课终是自己慷概激昂洋洋洒洒,学员却不痛不痒没感觉。
三个工具:
第一, 分析需求用OSK去思考,即我想要宣讲一个什么样的观点,交给学员什么知识以及有什么可操作的技能。
第二, 确定分享目标以AMD方式造句,经过学习,学员能应用什么,做成什么事。
第三, 在教授中,对于概念性的知识可以用破墙而入法,让全体学员动脑动手,参与这个概念的发散思考以及总结提炼,得出的结论往往大于书中的解释,也高于原书作者。这个方法让我印象深刻,它解决了我在培训中对理论化知识的传授感到头疼的问题。让学员以有体验感的方式参与课堂,既不枯燥,又能给他们以深刻的印象。
此外,在十分钟演练时,袁老师和同学对我的演练提出了很中肯而专业的意见,尤其老师说,在举案例时,我不像在举例,原因是没有画面感,所以不生动。而画面感是需要加入细节,比如看、听、触与感官相关的描述,我一直觉得自己不会讲故事,但不知道如何解决,老师一说,我醍醐灌顶,原来如此即可解决,真真是不枉此行!
课后我立即修改了正要给企业上的员工职业发展培训课,第三天,就在培训课堂上使用了破墙而入法,学员参与度高,课堂效果非常好。事实证明,课中所学都是接地气的受欢迎的好东西。所以接下来,我想好好梳理消化一下课程内容,再完整地化《六顶思考帽》成一门课程,引入企业。
总的来说,两天的课程既烧脑又好玩,有整套逻辑,有干货有实操,拓展了我对培训的认知,也提升了我对课程设计的信心,受益匪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