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谊有时是令人捉摸不透的。
先分享一下我最怀念的一段友情,那是读小学的时候,已经是一个讨厌孤独的人。很荣幸的我交到了一个真的形影不离的朋友y,那时候觉得友谊就该甜糊糊的腻歪在一起。有一次她上讲台朗读,被说话一向直接的语文老师严厉的批评了一顿,我并不大喜欢那个老师,看到y低头眼圈都红了。我好像处于她的境地,我的眼圈也不知不觉地红了,很想冲上去为她反驳。我觉得那时的友谊很真,后来我都没有再遇见过这种因她心忧而忧真真切切的把感情给了她的友谊。常常费解是为什么呢,是我的社交障碍吗?
初中高中渐渐的学业忙了起来,功课多了。经营友谊的时间就少。一直觉得友谊是需要花时间经营的。那时候跟好朋友腻歪在一起,好像是浪费时间了。我觉得这时的友谊应该是有一定距离给对方一定空间的。至于所给的空间和所保持的距离,是用来干自己喜欢干的事和减少猜忌的。太多时间相处,可能会讲太多无关紧要的事,又或许是到了无话可说的境地,这样内心的猜忌会变多,好像气氛更尴尬了。相反,保持一定距离,干更多有价值的事情,相处时能分享“精华”,减少了尴尬的气氛,会不会把友谊经营的更好呢?
(ps:本人系高二生,分享了一些纯属个人看法的文字,无论对你有没有价值,都欢迎提出不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