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围绕中国家庭中普遍存在的婚恋、亲子等情感问题,分为四章:夫妻关系是家庭的核心,分离是生命中永恒的主题,别把焦虑转嫁给孩子,中国式家庭。作者武志红是心理学专家,全书的核心思想体系以弗洛伊德的“俄狄浦斯”恋母或恋父情节为基础。全书内容概括如下:
一、恋爱篇
我们成年后的恋爱与0-6岁婴幼儿时期的经历息息相关,现实父母或多或少让我们不满意,为了修正童年的错误,恋人多数时候都是我们选中的理想父母。某种程度上,恋爱是亲子关系的复制,但不是简单复制,而是一种修正。恋爱,是与家分离的最后一步,其主要意义不是让我们找到一个能黏一辈子的伴侣,而是让我们真正明白自己是一个独立的人,伴侣是另外一个和自己一样独立、一样重要的人。并且,我们还深深懂得,这两个相互独立的人,又能无比亲密的相处。
二、夫妻篇
爱与分离,是生命中两个永恒的主题。健康的家庭,充盈着爱,也懂得分离。家庭中居第一位的,不应是亲子关系,而是夫妻关系。否则,如果亲子关系(公婆与丈夫、丈夫与孩子、妻子与孩子)凌驾于夫妻关系之上,就会产生最常见的的两个问题:糟糕的婆媳关系,严重的恋子情结。然而,我们的文化传统有这样的倾向,重亲子关系而不重夫妻关系,仿佛夫妻只是完成传宗接代的工具,只是给长辈和晚辈服务的载体。但是,不管你多爱自己的父母和儿女,他们也终究要离开你,去过他们自己的生活。而配偶,才是那个真正陪伴你一生的人。事实上,孩子也乐于看到父母相爱,会更加安心。
三、亲子篇
成年后的许多心理问题,都是源于幼年时期的经历,很多事情只是暂时隐藏起来,长大以后才发作。
弗洛伊德最有影响力的女弟子、英国心理学家克莱因认为,三个月前的婴儿处在偏执分裂期,没有能力处理一种矛盾:妈妈一会儿好,一会儿坏,所以就使用分裂的方法,将妈妈的形象一分为二,好妈妈和坏妈妈的形象不能并存,一个绝对好,一个绝对坏。比如白雪公主与灰姑娘等童话故事,典型地反映了这种分裂。三个月后,婴儿有了初步整合能力,妈妈有好也有坏,这是宽容的开始。因此,孩子越小越需要妈妈的关心与呵护。
父母的职责是用爱给孩子提供一个安全的环境,但至于如何探索世界,那是孩子的自由。爱与自由,缺一不可,若两种充分获得,那他势必也会成为一个自我实现者。关于溺爱人们有个误区,以为溺爱是给的爱过多或者方式不对,其实是父母在满足自己的需要,却披着一切为了孩子的外衣。看到孩子的真实存在,发现孩子的真实需要,并帮孩子实现他的需要,这便是爱。要尊重一个幼小的孩子受挫折的权利。密不透风的爱,往往源于自私。“我的孩子出了问题”这种话不要急着说,因为很可能出问题的是父母自己。
不强调感情的中国人,既缺乏心灵层面的链接能力,也不习惯身体的触碰,而只是追求干巴巴的语言链接。教育孩子的一个原则是,不要只盯着孩子的问题,而是要寻找并理解问题背后的原因。青春期孩子叛逆,不是为了跟父母对着干,而是为了尝试自己的力量,试着为自己的事情做主,为了给自己争取独立空间。
成熟的父母不会在第一时间去处理孩子的问题,他们会先处理孩子的感受。要学会倾听,我们有时候向别人倒苦水,其实只是想找个人说说话,并不是去寻求那个人的帮助。如果那个人只是倾听,并表达出对我们的理解,这就够了。
投射是一种心理机制,自己做不到,希望爱的人去实现。父母将焦虑转嫁给孩子,他们自己的成长停滞下来,对自己能否适应社会产生了巨大的焦虑,但他们不是通过自己的成长去解决问题,而是将希望更多地寄托在孩子身上,结果让孩子承受了双倍的压力。而孩子通常很在乎父母的情绪,对父母的心理变化非常敏感,不愿意做让父母不高兴的事。父母用转嫁压力的方式控制孩子,会引出一系列心理问题:一是加剧了孩子的学习压力。二是侵犯了孩子的个人空间。长大后要么依赖别人,要么控制别人。三是令孩子形成外在的评价系统。太在乎别人的评价,做事情是为了好评,而不是内心的需要。
改变之道:与孩子一起成长。一是给孩子空间。如果父母包办,孩子就不会自己做决定。只有给孩子留出充裕的个人空间,孩子才会发展出完整的独立人格。二是自我成长。父母如果现实自我和理想自我相差太远,就会让孩子觉得“说一套做一套”。如果父母自己也在成长,就不容易对适应社会产生恐惧和过分的焦虑感。并且,如果过多地去关注自己的成长,就不会动辄干涉孩子的成长。家庭是一个系统,孩子出问题了,必然能从家长的身上找到相关的原因。家长应该与孩子一起成长,这是最好的办法。三是进化爱的方式。父母应该反省一下,自己考虑的到底是谁的需求?到底是谁在焦虑?中国人缺乏自我,缺乏灵魂的寄托,是有普遍性的。不能将你的自我,寄生在孩子的身上。
两个心理学名词:客体稳定性与情感稳定性。幼儿没有客体稳定性,看到一个事物就觉得存在,看不到就不存在。良好养育的话,约1岁半形成。情感稳定性,一个人只要确认对方是爱自己的,那么他不会随着时间和空间的距离而无端对这一点产生怀疑。在良好养育的环境下,约三岁形成。只有形成这两个概念后,孩子才能承受与妈妈的长时间(两个星期以上)分离,否则会形成强烈的创伤。因此,三岁前最好妈妈亲自带孩子,不能长时间分离,并且要与孩子有良好的互动。
交给孩子知识,不如给孩子爱。父母与孩子的关系模式,是孩子与其他人建立关系的基础,也是孩子的人格和情商的基石,这比知识更重要。内部评价系统与外部评价系统。外部评价系统的悲哀之处在于,一个人过于在意别人的评价,而失去了自己。生命的价值在于选择,控制欲望很强的父母往往会被孩子“被动攻击”,孩子表面听话、努力、路线正确,但就是不会产生好的结果。父母需要适当放手,还给孩子一个独立空间。
关于教育,国内的现状是家长普遍把学习成绩、高考结果看成最重要的事,不断给孩子加压,作者给出一系列深受其害孩子的案例。并引用一种观点,快乐有三个层次:竞争式的快乐、条件式的快乐、无条件的快乐,是逐渐递进的三个层次。我们社会的教育体系,无论是学校还是家庭,都停留在第一个层面,然而我们的生命远不止于此啊。
生活中有一种子女对父母愚孝,这种人是亲自关系中的迎合者,通常是因为父母不爱他,父母对他越冷淡,他越想努力去改变。因而,愚孝源于不甘心。实际上,往往仍然得不到爱。想要改变,首先就要接受父母不爱他这个事实。
有关爱的六个谎言:
1。没有父母不爱自己的孩子
2。我爱你,所以你要听我的
3。我爱你,所以我们不分离
4。婆媳关系(实际上是婆婆和儿子、儿媳三角关系)
5。嫉妒(其实是自卑)
6。爱,是为了幸福和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