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气甚好,我跟姐姐去看望一个老人,顺便问问有什么要带给她的儿子,她儿子在云南打工,离我们家有大半个中国那么远。
一进门,俩老人着把家里的水果,糖果,炸的年货,全聚到桌子上。
过年,儿子因为远,没回来,家里冷冷清清的,年里年外,也就俩老人,围坐炉火旁,打盹。
老人有三个孩子,老大,女儿,老三,男孩,都在云南,都说父母在,不远游,可时代的发展,远方的憧憬,梦想的渴望扯断了亲情的牵绊。老二,倒是一个村,但人家成家立业,在城里买房,过年也只是在家呆几个小时。
说起小儿子,我们打趣说快要娶媳妇啦,可是老人并没有想象的那样开心,慢慢聊下去,才知道老人是在愁聘礼的事情。在这样的时代,娶媳妇,没个一二十万,怎么可能了结这铺事。
老人有事没事总爱说,男孩是建设银行,女孩是招商银行。意思就是男孩成家立业花钱,女孩还有人送钱,挺好。
想想也是,除去根深蒂固的传宗接代的思想,男孩跟女孩是一样的。甚至在某些方面,女孩还是占很大优势。
男孩娶了老婆,心思就在自己的小家上。我住在农村,见惯了婆媳不和的桥段,让老人去儿子家享福,看着媳妇的脸色,怎么可能住的舒心。
女儿就不一样了,老人说,每次去女儿家,女儿都把牙刷毛巾等日常用品提前准备好一套,工作之余,陪妈妈逛逛街,聊聊天。老人的脸上洋溢着不言而喻幸福的光彩。
在结婚这件事情上,女儿也不需要老人操多大心,拿多少钱。在农村,钱可能是最大的负担。虽说现在不需要天天背朝黄土地干,但作为社会的最底层,文化低,人脉少,挣钱,也是下力气的钱,受多少白眼,年终还得低声下气,来来回回地讨账。更何况,人已年迈,挣钱更是难上加难。
临走时,老人还很有干劲地说,争取每年给儿子奉献一万块。而此时的她,已年过六旬,正是疾病缠身的年龄。
爱的多么深,才会无休无止地付出。
爱的多么深,才会放手让孩子去追求远方的诗与爱情。
爱的多么深,才会在付出了全部之后,还自责自己没有能力,像别的父母给孩子买车买房。
或许我们的父母,没有文化,没有地位,但是他们对孩子的爱,与那些功成名就的父母是一样的,甚至更多,倾尽所有,把爱与自己的一辈子,都给了我们。
但愿,我们的孝顺,能够受得起这份爱。
但愿,我们的拼搏,能够受得起这份爱。
但愿,我们的感恩,能够受得起这份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