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说哲人愿意赴死,或者不惧怕死亡。因为这样可能可以得到直正的“知”。这也许是一种反讽,所谓的“灵魂不死”可能是智慧和道德得以传承的期待。
从这个前提来看,《斐多》篇可能是柏拉图对苏格兰底的一个误解,因为苏格拉底完全可能和庄子一样,通过一些语言艺术来达到他的期待,而柏拉图的期待与老师有不同了。另一个可能是,柏拉图是没有误解的,因为他本人的政治生涯也不顺利,那发展他老师的语言艺术也是顺理成章了。关于这点我与栖行谷人不同,他显然是支持前者的。
奥林匹奥多罗的《苏格拉底的命相》―《斐多》讲疏的文献学意义大于哲学性意义,但没有现代语境的干扰,可以很好还原文本的原义。
讲疏整理了《斐多》提到的五个层次的德行,自然德行(天赋),道德德行(节制),市民德行(正义),净化德行(勇敢),沉思德行(洞见),典范德行(智慧)。但也指出了虚伪德行的存在,阻碍了认识和实践。
这可能有助于现解文本,但无法替代文本。
《斐多》可以作为文学经典,也可以作为哲学经典,前者在文学史的地位远比后者在哲学史的地位无名。
现代来的看,其中的论点,证据,推理都不是定美,但在当时是划时代的。灵魂,轮回,神这样的词语,有时候会的质疑,特别是中文古典中,但出现在柏拉图的作品中,或者翻译成英文后却被顶礼膜拜。有无耻的作家说,中国的神话不如西方的神话,那肯定是对两者都不够了解。
对于这个现象,苏拉拉底会说,世界公民和而不同。柏拉国会说,呼唤哲学王消灭他们。奥林匹奥多罗说,他们只是遵从了自然德行,对神秘好奇和对有名权威崇拜的动物心理。柄行谷人会说:动机总比结果重票,起源比未来优势,柏拉图主义不如犬儒主义,西方神话不如东方神话。
我个人觉得,《斐多》文学性更棒。
19 经济学家眼中的中国历史,用经济的视角看历史,那历史的记录是完全没有必要的,因为历史学家显然没有从他的历史著作中得到足够尊重和收益,以至于被这些不了解历史的经济学爱好者随意评论并经济化。
20 经济学家眼中的经济史 同上。
21 《明儒学案选读 》 。入门书。以下是对本书的一些感悟:
《明儒学案》说”孔子安仁,而乐在其中;颜渊不违仁,而不改其乐;程子令人自得之“,学问需要通过学习不同的学说,最后通过自己的实践来验证和升华为自己的思想。”自得“是最终的目标。对比”自得“,居上位和居下位就没有那么重要了,世人迷恋权位,总想去上位试试,但实际上一方面往往会过高估计了自己的德行和能力,另一方面又少了很多”自得“得机会。
《明儒学案》里介绍了一位真儒者,名曹端。刘宗周在《师说》里评价,”虽谓先生为今之濂溪可也”,把他比作理学开山鼻祖周敦颐。但曹先生的学习和实践之路很曲折,到40岁还“渺茫浩瀚之苦”没有领悟,一直到50岁才终于悟道。在《明儒学案》和《明史 曹端传》大致可以看到,17岁读遍《五经》,中举后授山西霍州学正,在位19年,其间践行儒道,言传身教,造福乡里”不同与很多学者强调修身,他强调力行,达到的效果非常明显,比如路人拾到金钗会物归原主,说因为怕见到曹端内心羞愧。同事想出去看戏,想到曹先生说看戏不好就不去了。在学术上成就也很大,不会迷信学术权威。
曹端先生的官职不高,也没有名师和宗派,但一生师法古人之学,践行儒学之道,是“自得”的典范。樛木和葛藟的自由需要通过上通下达来实现,否则就是违背自然规律,自取灭亡。顺应自然才是真正的自由,君子的自得就是了解这些自然规律,了解“道”。知行合一来不断调整自己的认知,面对质疑和反对有时候需要反驳,有时候需要接受。“以水济水,岂是学问“,学问需要日新,最后樛木和葛藟纠缠到了一起,君子成了真的君子了。
22 《不疯魔,不哲学》清华女博士的文学功底还可以,经常引用诗经,应该是中哲的必修内容吧。但很可惜,还是无法摆脱用世俗的观点来解读复杂的西方的哲学史。可以作为西方哲学入门读物,对其创新的表达和网络用语的普遍使用表示赞同,不赞同文章的部分观点。应该是作者还没能通达哲学奥义吧,期待下部作品。
23 柏拉图《斐多》24 奥林匹奥多罗的《苏格拉底的命相》―《斐多》讲疏 25 柄行谷人《哲学的起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