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值班医生接到某个科室的会诊电话,让他去给一位锁骨下深静脉置管的患者拔管,因为这个患者是从我们科里转过去的。
我们医生说:这个操作在我们科室都是护士来执行的,你让你们护士拔了就行了。那个科室的医生说,他们的护士不会拔,也从来没有做过这样的操作。
于是,两个人在电话里交涉了半天,最后也没见我们的医生去他们科。最终,这个操作是医生完成的,还是护士完成的,就不得而知了。
那么,这个操作到底该医生去做,还是护士去做呢?
后来,就这个问题咨询了医院的其他科室,得出的结论:其中三分之二的科室是有医生来做的,护士只负责平时的维护,出现异常问题,及时向医生作出汇报。三分之一的科室是医生负责置管,平时的维护及拔除都有护士来完成。我也查阅了最新的输液指南,指南上也没有明确表示。只知道PICC管的拔除由护士来做。
在医院,像这样没有明确界限的操作还有很多,同样的一个操作,在不同的科室,就会不同的人来完成。往往是谁最先接住这样的活,就会按传统一直延续下去。
记得好几年前,我端着治疗盘去给病人换气管切开的敷料,病人家属说,刚刚已经换过了。我心想着,不可能啊,谁这么好,默默的就把我的活给干了,而且还不留姓名,整个一个活雷锋重现啊,我的人缘都好到这个地步了,那一刹那,不禁有些窃喜。再看看病人气管切开处,那干净的没有一点儿污渍、没有一点儿皱褶的敷料,确实像刚刚换过的。
到底是谁帮忙给换的呢?一定要找出这个人,当面去感谢人家。于是,一个个的问,从换药班到其他的责任班,再到连班,都说没有。这就奇怪了,难道是敷料自己跑上去的吗?不可能啊?这时候,那个病人家属说,给她换药的是一个男的,高高的个子,说话很随和。男的?难道是医生?不会呀,一直以来,这个操作都是护士来完成的,医生忙的连自己的事情都顾不过来,怎么有力气去帮助护士干活呢?那既然是男的,就再问吧。
问到最后,终于水落石出了,原来,是一个五官科来我科轮转的医生做的好事。他说,在他们科,气管切开换药每天都是医生来做的,这是查完房每天必做的常规操作。于是,就有了这个,在我眼里做好事不留名的奇怪事件。
向他表示感谢的同时,不禁在想,为什么两个科室,同样的操作会有不同的人来完成呢?
也许,在他们科,一开始就是这样,已经形成了不成文的规矩,大家遵循着都默认了的规定,谁也不愿打破原始的传统,传帮带的一届届的传承下去,就由着医生把这个事情永远的做了下去。也许,在 他们科,气管切开的都是喉癌的病人,医生换药是为了观察病人的切口及康复的程度,在换药的同时,对病人进一步的进行手术效果的评估。
而我们科,气管切开是为了保持呼吸道通畅,减少脑部耗氧量,从而减轻脑水肿,缩短水肿的周期。在这样的前提下,只要做好气管切开护理,及时吸痰,及时换药,保持切口清洁干燥,无感染,保持气管畅通,无堵塞,就可以了。而这方面,我们护士要比医生专业的多。所以,从一开始这个操作都是由护士来完成的。
还有各个部位引流袋的更换,也存在着争议。记得父亲在省城一家医院住院的时候,他们的引流袋更换及引流液的倾倒,都是由医生来做,护士从来不管这些。问他们医生,医生说,他们更换的同时还要给切口换药,还要观察引流液的量及性质,观察切口恢复的情况。引流液的量及性质不是护士要观察的吗?在我们科,这些可都是护士一直在做的事情,医生是从来都不过问的。
再有,就是气管插管。气管插管作为抢救病人的生命通道,它的存在,有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而它的拔除到底有谁来做,曾经一度成为过困扰我们的难题。记得,在我刚上班的时候,这个生命通道的拔除是由医生来完成的,后来由于某些年资高、胆子大的护士,接过了这个活,慢慢的就演变成为了护士专属的操作。再后来,经历过几次插管拔除后,病人出现喉头水肿,呼吸不畅的情况,加上现在越来越恶化的医疗环境,一些比较谨慎的护士就不干了。拔管的时候必须叫上医生,护士可以去拔,但医生必须在场。这样,一旦出现突发情况,也不至于手忙脚乱,可以多一个人采取措施,病人可以及时得到抢救。于是,现在的拔管,医护双方共同合作,一起来完成。
像这样的操作,还有很多,有的科室规定,男病人的尿管,都有男医生去插,护士不用担心面对病人时的相互尴尬。有的科室胃管也有医生去插,但这只是极少数。
总之,不管这些的操作有谁来做,一定要把病人的利益放在第一位。我个人认为,有明确规定的,最好去按规定执行。在结合具体情况执行有困难时,医护双方要做好合作,密切配合。不可认为这个操作本来就不是我该做的,然后,带着情绪去完成。俗话说:三分治疗,七分护理,在病人康复这条漫长的道路上,医生护士都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在你们医院,这些个操作是医生在做,还是护士在做?一起来说说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