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续日更:2天
微信公众号:晓睿说险
这几天,斯诺克世锦赛(台球领域最高荣誉)激战正酣,“火箭”奥沙利文一路过关斩将杀进了决赛,如能再次捧杯(第七次),将毫无争议的成为史上最佳。
奥沙利文人送外号“火箭”,因为他打球以进攻见长,比赛时很少停顿和思考,打起球来如水银泻地,一气呵成,极具观赏性。
相比于奥沙利文,“磨王”塞尔比则以防守见长,比赛中,他在打每个球之前往往会思考比较长的时间,整体风格以防守反击为主,所以比赛节奏比较缓慢,有时甚至乏味的让人生困,但成绩同样出色(4夺世锦赛)。
两位选手在实力上虽不相上下、彼此交锋也是各有输赢,但在球迷的评价中,却有些相差悬殊。
奥沙利文的进攻性打法,赢得了多数人的喜爱,而塞尔比的“磨王”型打法,则饱受争议,有些人甚至恶语相向,觉得他配不上世界冠军的称号。
站在观众的角度,比赛过程比结果更重要,所以大家偏爱奥沙利文也属人之常情。
站在选手的角度,结果则要比过程重要的多,毕竟只有冠军才会被铭记,所以塞尔比选择了“丑陋”的赢下比赛,而不是“漂亮”的输掉冠军。
退一步讲,每个人生来天赋不一,各有所长,塞尔比但凡也具有奥沙利文那样的进攻天赋,他又何尝不愿用漂亮的进攻来赢得比赛呢?
同样的,也正因有了这种防守型打法,比赛才更富悬念,试想一下,最强的矛与最强的盾直接碰撞,到底谁会赢呢?
很多时候,世界上的事情往往没有好坏,只有不同,但也正是因为有所不同,所以才更加精彩。
希望每个人都能以更加包容的心态去看待这个世界,这样,世界也会因此变得更加值得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