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李娟,我是快乐的,有时还会笑出声,这不是痞,倒想一个天真活泼的小姑娘,发自内心的乐观豁达。
“死小孩”,“什么玩意儿”,这些骂人的词,经李娟的笔,却产生了意想不到的幽默,这与一个人的天性相关。而这种天性,来源于她周围的事物,我想,只有阿勒泰这样的地方,才能孕育出内心无比干净的人吧。
李娟笔下的阿勒泰是美丽动人的。读完她的书,我恨不得立即赶往阿勒泰,与那里的人随地而坐,磕磕家常;骑着着马儿,赶着牛儿,放牧在青青草地上,还要跟着牧民的脚步穿梭在森林深处,寻找木耳。
我现在不能去阿勒泰,但它已然列为我的未来旅游清单了。
有时,我非常羡慕李娟,为什么她的文字是那么的迷人?我什么时候才能写出那样的文字呢?
如果我拥有李娟的文采,我想我可以写一本书,像《我的阿勒泰》。因为我记忆里家乡也是那样的精彩,人们是那样的质朴勤劳,景色是那样的优美,各种动物是那样的惹人爱。
可是转念一想,我就算拥有李娟文笔,我依然写不出这样迷人的文字。
李娟的文字是自然的流露,是真实情感的写照,她只是借助文字把她们表达出来而已。曾经看到过这样一句话:世间所有有价值的艺术品,都是作者内心情感的流露。我深以为然。
贝多芬的《命运交响曲》,是作者命运坎坷的真实注角,那不掘不挠的韧性,那“我要扼住命运喉咙”的气概,在激漾澎湃的旋律中淋漓尽致的展现出来。
即使一生颠沛流离,穷愁潦倒,梵高依然创作出伟大的作品。你看《向日葵》,那艳丽的色彩,那昂扬的身姿,就像熊熊燃烧的火,热烈的无以复加,让人不由得热爱自己的生命!
我想李娟是热爱生命的:
她写外婆伸舌头的小动作,还有外婆的伴嘴;
她写妈妈造词,挑逗哈族小孩,和她开玩笑;
她写少男的热情活泼;
她写狗狗赛虎的傲娇;
她写牛儿们的肆无忌惮;
她写天空的蓝,写草原的绿,写河水的清……
这是一个认真生活,享受生活的人,只有在这样的环境中,才会写出这样的文字。
李娟笔下的阿勒泰并不总是岁月静好,也有艰辛。
从小随着母亲的店铺东奔西跑,整日整日的守着,想来是劳累的。美丽的阿勒泰有时也会发怒,狂风骤雨侵袭而来,摧枯拉朽,在大自然面前,人只不过沧海一粟。还有路途的漫漫无期,出一次远门,像受罪一般难受。时不时的天灾,也会夺去牧民的牛羊。
不过这有什么好抱怨的呢,人本来不就这样吗?没有艰辛,没有苦痛,没有灾难,不也是索然无味!
我会写一本书的,它关于我的家乡,那里有我的记忆,记忆里的人是那样的善良,记忆里的山河是那样美丽,记忆里的小精灵是那样的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