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萝卜快跑”,静下来才能看到趋势

近日,“萝卜快跑无人驾驶出租车订单疯涨”话题登上热搜,随之而来也出现了有关“萝卜快跑已在武汉投放1000辆无人车、单日单车峰值超20单”等不实新闻,进而引发了网民对网约车司机、出租车司机就业市场的担忧。面对无人车新技术的到来,我们应理性看待,少一些焦虑、多一些开放和冷静。


“萝卜快跑”无人驾驶技术引发网民担忧司机就业市场的背后,暗含着人们对新技术会取代自己工作的焦虑。网约车、出租车行业是劳动密集型产业,在这一产业中的司机群体往往代表的是社会中相对缺少职场竞争力、仅有一技傍身的人群。当“萝卜快跑”这一以技术驱动的无人驾驶车因好评率高、订单量大而有可能挤占司机的就业机会时,也容易引起其他大量身处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工作者们关于自身工作岗位未来是否会被新技术取代的担忧。


新技术的出现未必是要取代旧有模式,两者往往是互为补充的。每项新技术出现时,人们免不了要思考“我的工作是否会被新技术取代?”但事实证明,新旧技术往往不是完全替代的模式,更多的是新旧互补、各放异彩。正如广播出现时人们以为书本会被取代、电视出现时人们以为广播会被取代一样,这些猜想都没有发生,直至今日纸质书籍和广播播客依然还是有很大的市场。而类似于乘客的突发情况和复杂的交通状况于无人驾驶汽车是难以覆盖的,亦需要传统出租车去把握,两者互相补充。


技术不是洪水猛兽,我们应回归理性看待,增强自己的辨别能力,不被情绪裹挟。在人工智能飞速发展的当下,我们经常被各类新科技刷屏、也经常被夹杂其中的假新闻牵着走。在这次“萝卜快跑”订单疯涨的热搜话题下就不乏大量不实消息,进一步引发大众焦虑。在面对此类新技术刷屏时,我们应多一分理性思维,增强去伪存真的能力。若是难以辨别真假,也应多一分冷静,让子弹多飞一会,不被焦虑裹挟。


培根说过:“科技真正与合理的目的在于造福人类生活,用新的发明和财富丰富人类生活。”我们在面对新科技的出现时难免会有一些担忧,但应该更辩证地看到科学技术始终是为人类的生产生活服务的,而不会取代我们原有的生活。对“萝卜快跑”少一分焦虑,多一分开放就能看到更加丰富的世界。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