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还没读大学的时候,我就一直对一件事很纳闷。
为什么在中国,人身体生病,会去看医生,但是有很多人心理上生病,却不会想着去看心理医生呢?
等我接触到【用户形象】这个词的时候,我突然想明白了,当一个人去看心理医生,会被认为是精神病,这对他的形象造成了很大的破坏。
同样地,像一些治疗【性病】产品,可以帮助人解决问题的好产品,但是大家都不敢光明正大地去用,因为用这些产品,等于向别人说明自己性生活混乱,影响了自己的形象。
我自己在看电影《甜蜜蜜》的时候,也出现了上述的一幕,影片的背景是90年代,女主张曼玉在香港的街上摆摊,卖邓丽君的唱片,说大陆人都喜欢邓丽君,香港大陆人多,唱片一定会大卖。
结果一晚上过去了,摊位竟无人光顾。
男主道出了事实,大陆人在香港是不敢明面喜欢邓丽君的,一旦如此,就暴露了自己是大陆人的身份,在那个时候,香港人是非常鄙视大陆人的。
还有我自己本人的亲身经历,有一次,我去一家刚开张的便利店买东西,我买了一袋华夫饼,老板跟我说,拍照发朋友圈的话,可以减2块钱,我立马拒绝了他。要是让别人知道,我为了两块钱发朋友圈,岂不向朋友宣告我是个贪小便宜的人。这样太影响我的形象了,所以我宁愿多付几块,也不宁愿自己的形象受到影响。
也就是说只有用户的形象正面,才会购买的我们的产品。
那我还有个问题,为什么在美国,去看心理医生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呢?
这个涉及到【群体规范】,也就是说,你所在的群体,是怎么看待你的这种行为的。
比如,如果你现在用iphonex,别人就会觉得你这个人经济能力不错,跟得上潮流。
综上,要想产品卖得好,必须要让用户觉得自己做出的购买行为是符合群体规范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