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大梯子崖

初春时节,适值周末,风和日丽,不免激发外出冲动。盘算了一下,决定去河津黄河大梯子崖。

过河津往禹门口,稍作停留,再看看禹门大桥、桥头的禹庙,这里是“鱼跃龙门”和“禹凿龙门”之处。

过了禹门口沿黄河东岸前行2、3公里即到黄河大梯子崖景区。抬眼望,不觉其高,上去后始知这只是前面的山头,遮住了后面更高山峰上的倚梯故城。黄河大梯子崖也非此崖,而是从此处上去一程后转而往北的崖壁。这里是桃花谷口断崖瀑布,因为地形凹进,形成了一片开阔地,方便建设停车场、游客中心。

景区主要有大梯子崖、倚梯故城、桃花谷三处景点,4A,门票60元,自选项目乘天梯(电梯)60元、玻璃栈道40元,停车免费。

大梯子崖位于黄河石门与龙门之间,大梯子崖的石梯开凿于北魏时期,呈“之”字形沿峭壁而上,整个石梯有365级,垂直高度百米左右,系军事工程。

石梯在崖壁上开凿,并非石条铺设的台阶。许多地方借崖壁形势开凿,没有成型、等高的台阶,可以说是攀援而上。

从大梯子崖登顶后,有观音佛龛,对联: " 云梯万丈天台近,雪浪千层紫竹通。 "大意是云梯可升神仙境,竹排可穿黄河浪。

大梯子崖是倚梯故城的上下通道,从倚梯故城的名称便可得知二者关系。下图是大梯子崖通往倚梯故城的关门遗迹。登顶大梯子崖后,去倚梯故城算是走过了少半路程,只是后半路程离开崖壁向后山登高,坡度较缓。

传说的大禹脚印

登顶大梯子崖后不远是崖顶服务中心。


直奔倚梯故城。

途中可看到桃花谷口的断崖、瀑布、玻璃栈道、电梯。

攀爬最艰险一段

《元和郡县志》慈州昌宁县志:“倚梯故城,在县西南一百五十里,累石为之。东北两面踞岭临谷,西南两面俯眺黄河,悬崖绝壁百余尺。其西南角,即龙门之上口也。以城在高岭,非倚梯不得上而名。城中有禹庙。后魏孝文帝西巡,至此立碑。”

查了一下《资治通鉴》等史书的记载,北魏孝文帝拓跋宏于太和21年(497年)4月西巡,至龙门,遣使祀夏禹;至蒲坂,祀虞舜;后至长安。六月,孝文帝一行渡渭水入黄河,东还洛阳。

“至龙门,遣使祀夏禹。”显然,孝文帝并未亲临,另外是在龙门大禹庙祀夏禹还是在倚梯故城中禹庙祀夏禹?我想,龙门大禹庙始建于汉代,以其名气、规模,更可能是在龙门大禹庙。据说龙门大禹庙有一通太和碑,未见碑文,无法考证。黄河对面韩城大禹庙更不可能,其始建于元代。

远望蒙华铁路黄河石门大桥,架在黄河最窄处——石门。石门以下,壁立如斩削。据说,石门与大梯子崖之间,还有小梯子崖,小梯子崖因当地采石修路,梯口已毁,无法通行。

黄河石门至龙门段,原有船窝码头、苍头码头、龙门码头,码头背靠山崖,山上东有云中城、中有倚梯城、西北有万岁堡,三座城堡相距不远,均系驻军之所,津防要地。倚梯故城现新建有庙宇建筑。

从倚梯故城下来不远,往左拐向桃花谷。

顺路走到头,谷底逐渐抬升,在亭子后谷底和路交接,再往后沟是未开发的区域,亭子前有深沟瀑布。

打望后沟方向,还未开发。

亭子在深沟边,亭子下边的前沟是已开发的区域。

亭子前打望桃花谷,脚下深沟细瀑。

下到谷底往回返,遇有游客顺沟底上来。

右手山崖上摩崖石刻“曲水流觞”,从这立陡的山崖上流下来的水无法漂觞呀!

走到桃花谷断崖、瀑布处,瀑布从这个夹口直泻而下,旁边有玻璃栈道通往崖顶服务中心。

通过玻璃栈道,到崖顶服务中心。

天梯(电梯)在对面,乘天梯可省攀登大梯子崖之劳,有栈道通到桃花谷瀑布出口处。

刚走上玻璃栈道,脚下空谷万丈,马上不适应,逐渐适应后便如闲庭信步。看到有人紧贴崖壁紧抓铁链挪步前行,有人紧闭双目紧抓他人探步前行,有人吓得不敢出声,有人妈妈呀呀的叫唤等等。趁游人不多,我再打个来回。

从大梯子崖下山返回,河面上有游艇划过,河岸蜿蜒的是黄河一号旅游公路。

一线天

12:40上山,悠悠荡荡,15:50下来,全程三个小时。以我的速度,应该两个小时足矣。

转一幅运城新闻网上大梯子崖的全景图片。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社区内容提示】社区部分内容疑似由AI辅助生成,浏览时请结合常识与多方信息审慎甄别。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友情链接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