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CESARRR
古代英雄人物多的数不胜数,而如今汉族的起始———汉王朝则是刘邦创建出来的。
而刘邦创建汉王朝的过程真的不可谓是不坎坷啊,一路和对手项羽针锋相对,又要不停的征战。
刘邦手底下有一个将领,正是如今大家称之为兵仙的韩信。
韩信要带领兵马去和赵国的军队打仗,但是因为刘邦手下的兵力吃紧,拿不出和赵军同样数量的军士来,最多就能派出二万士兵协助韩信攻打赵国。
可是韩信却领下了这个命令,并向主公刘邦下了军令状———不退赵军提头来见!
而且韩信自信的向刘邦竟只要了一万二千名士兵去打仗!
刘邦见此非常感动,含泪目送韩信领兵而去。
韩信信誓旦旦的接下了这个很艰难的任务,不过却成竹在胸的踏步走向军营,拿着刘邦给的军令要领走一万两千名士兵。
韩信手下有一名幕僚,在韩信领兵的路上不停的劝告,让他把这次任务退回去,而幕僚的地位不够,不能进帐和主公议事,不知道自己的将军下了军令状这件事。
他为韩信着想,所以一路上不停的劝告。
他认真的向韩信说道:
“将军,这个任务真的是完成不了啊,我方军士不过万把人,而那赵国军队可是足足有二十万人啊!俗话说得好:人到一万,无边无沿!这可是二十倍的差距啊!”
韩信见自己的这个手下已经将话说到这个份上,也不再沉默,自信地对他说道:
“我可立下了军令状!再说,将军我还会做没有准备的仗吗!”
说完,就继续向军营走去。
韩信被后人称为兵仙是有原因的,就是因为他熟读兵书、用兵如神,他不像那些傻读兵书只会一招一式使用兵书的人,韩信将兵书的千变万化用到了极致,懂变通。
这次的战争也是被后人所称道的事件之一。
赵国君主派出的探子知道了韩信攻来的消息,急忙去向赵国君主报告,而赵国君主派出了他所有的兵力,显然他是知道韩信的厉害的。
韩信将十二名军团长聚集在一起施令:
“一团二团听令,你们二千人去太行山口埋伏,赵军进山后悄悄跟在赵军后面。三团到十二团听令,你们一万人在河边排好背水阵!这次赵军来军二十万人,咱们得把脑袋别在裤腰带上———豁出去了!”
众将士在听到“赵军二十万人”的时候心有戚戚,但一想到这次是韩信带兵打仗又立马信心百倍,一起回复了一声响亮的:
“喏!”
交战后,敌方二十万大军向河边的一万汉军杀来。汉军面临大敌又毫无退路,只能拼死奋战。军士人群中一声大吼:
“咱们把脑袋别在裤腰带上———豁出去了,和他们拼了!”
这时埋伏在赵军身后的二千人也冲了出来,和赵军战在一起。赵军前后被夹击,没多久就被韩信打败了。
这个故事讲的就是“脑袋系在裤腰带上——豁出去了”这个歇后语。
萌新作者,在线求赞,感谢各位友友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