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年的第一顿饭,是初一早上的素馅饺子。这个“早上”,过了凌晨十二点就开始算了。子丑寅卯,就是开头的子时。
民间有云:好吃不过饺子。北方人家逢年过节必备的,也是有着过年感觉的饺子。现在你到北方的大街小巷串上一串,就能发现很多小店的名称叫“过年饺子”“年味水饺”等,可见过年吃饺子是深入人心的一个风俗。
清水飘芙蓉,元宝落玉盘。
饕餮世间味,最是此物鲜。
饺子,形似元宝,取"岁更交子"之意。喻示着“喜庆团圆”,“吉祥如意”。所以大年初一的饺子,一般都是在子时下锅。屋里饺子下了锅,屋外的鞭炮就噼里啪啦地响起来了,旧的一年就算过去了,新的一年正式开启了!
小时候在农村,子时一到,就会听到全村的鞭炮接连响起。“噼里啪啦,噼里啪啦……”这边声音未落,那边声音已经响起,好不热闹!老人们常说,谁家饺子下锅早,谁家这一年就过得好!所以人们大都不睡,而是守着新的一年来到,这也便称为“守岁”了!有的小孩子熬不住,努力睁着眼睛,还是一不小心就睡着了。不过饺子一下锅,就会被叫醒,这新年的第一顿饭必须吃。
如果家里有外出未归的人,也要给他们盛上一碗饺子,再摆上一副筷子,谁也不能落下。饺子出了锅,先敬老天爷,感谢他老人家守护一年,再拜托保佑新的一年;然后先人,喊故去的亲人回家吃饺子了!小时候,一般就是我荣幸地被授予这个神圣伟大的任务,小心翼翼地端着饺子摆在堂屋门口的香台上。
吃了多年饺子,让我们来看看饺子的来历。
饺子起源于东汉时期,为医圣张仲景首创。宋代的时候,人们称饺子为“角儿”,它也是后世“饺子”一词的词源。到了元朝,饺子被称为“扁食”。现在北方很多地方还沿用这这个名称,包括我的家乡水泊梁山。往后推到清朝时,出现了诸如“饺儿”、“水点心”、“煮饽饽”等有关饺子的新的称谓。
人们把各种馅儿包进饺子,也把各种希望各种祝福包进饺子,祈福来年风调雨顺,瑞年丰收!
不光民间过年吃饺子,宫廷过年也吃饺子。
清宫廷过年就吃饺子,而且还是素馅饺子。为什么吃素馅饺子呢?据说:“时当努尔哈赤率十三副遗甲起兵创立后金时,他们杀死了太多无辜的生命。这样做是为了这些无辜的生命的死亡而忏悔反省。”
小时候不知道这个典故,但是从小到大,每一年的第一顿饺子都是素馅的。不知道山东的素馅饺子是不是同这个典故有关。另外还有个说法,“大年初一早上吃素饺子,素即“肃”,肃静之意,表示希望新的一年里家庭肃静,少些争吵,没有烦人烦心的事情。”这个说法到是同我奶奶说的一样。
素馅饺子一般用韭菜鸡蛋,或者胡萝卜粉条豆腐,还有的放蘑菇木耳等。加上生姜大葱细细剁了馅,撒上五香面或者十三香,熬点熟菜油,再加点香油,混着调料一起拌了,香味就出来了。接着揉了提前醒好的面,擀了圆圆薄薄的皮儿,全家人一起动手,热热闹闹地包起来。
小孩子会嚷嚷着拿了洗干净的硬币过来,要包进饺子里,还要认真地记住带钱饺子的样子。只是等热腾腾的饺子盛了碗上了桌,早记不住是哪个了。要想吃到,就得看运气了!谁吃到带钱的饺子,那这一年就会顺顺利利发大财!我小时候常包的硬币面值是一分二分,还有五分的,后来包一毛的,再后来五毛一块的。这硬币的面值,是生活条件进步的见证,也是改革开放农村经济发展的见证!
吃过了这顿素馅饺子,新的一年才算正式开始了。吃完了饺子就开始拜年了,人们穿着新衣服,说着吉祥话,热闹而浓郁的年味,可以铺到正月十五元宵节。
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更迭的是日子,不变的是寓意吉祥幸福的过年饺子!
岁岁年年,我们努力奔着远道,路上虽有坎坷不平,终将成为昨天。
年年岁岁,我们仍将披荆前行,心有梦想无所畏惧,明日终会美好!
恭祝我们大家:
牛气冲天,天天向上;
牛年大吉,吉祥如意;
牛年贺岁,岁岁平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