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数:1275字
今日份日更是最近在读的《童年不缺爱》的一些小感悟,深知自己回到家后的时间是两个孩子的,便拿着下班后的稍微时间赶紧来写一写。
这是一本很贴近生活的书,作者是两个孩子的妈妈,跟我一样。她用玩游戏的方式做到了和孩子的有效沟通,也是孩子与世界的“转换器”,还是他们的“魔法妈妈”。
这很诱人。让我忍不住多看了一遍,做了一个比较详细的笔记,还打算把她的游戏们一个接一个地放在朋友圈里分享给需要的妈妈们。
与孩子一起做游戏,是一件纯粹、有趣、有意义的事。然而成人的世界里,充斥着浮躁、焦虑和想当然的自以为是。我们总是在跟孩子们在一起的时候,暴露着自己的很多不足,却又不肯承认。孩子的眼睛和心灵是明亮的,他们能看出你是不是真的在用行动去表达你的爱。所以,当你敷衍了事的时候,他们也学着用敷衍了事来对待你。这个听起来很扎心,却也足够现实。
曾经,我也特别愿意花足够的时间和精力去陪伴孩子游戏。比如,在哥哥刚入幼儿园时,担心他表述不清而错过了他的很多经历,于是我从入园前准备开始就计划好让他当小老师。将幼儿园学到的东西回到家来教给妈妈和姥姥(或奶奶)。当我转变成一个特别好学的好奇宝宝时,他的小老师的角色便发挥得淋漓尽致。我记得,最细节的一点是,他把在幼儿园的从去到放学的经历全部演绎了一番,包括老师说:小朋友走这边,小女生先去上厕所,然后是小男生,还有小朋友该吃饭了该睡觉了。一点都不凌乱,当然我特别欣喜,3岁多的孩子,话都说不太清楚,竟然能记住幼儿园所有的生活细节。这在另一方面也很好的解决了不愿意去幼儿园的抵触情绪。因为我会说,呀,今天妈妈还想学到新的东西,宝宝得快去幼儿园,回来做妈妈的小老师哦。
曾经,我很喜欢带着哥哥和小区里的小伙伴们一起,玩开小火车、捉迷藏、老鹰抓小鸡的游戏。哥哥特别愿意交朋友,语言表达能力也越来越棒。我想,很多都离不开那时候的用心陪伴。
后来,小暖宝出生。妈妈的精力和时间大大被分割,而我因为各方面原因,也越来越失去了陪伴哥哥玩游戏的耐心。以致于有段时间,哥哥总是说,妈妈,我小时候你是很爱我的,现在你更爱妹妹,不爱我。每次听到这话,我也会揪心一样。赶紧抱着安慰他,不停地告诉他我是爱他的,无论何时何地,会一直爱他。然而那时候的自己,依然是没有特别的方法来对待哥哥的小情绪的,只觉得只要好好表达,他会清楚。
直到从12月份开始自我的努力,一点一滴去读书,才发现自己的观念是很狭隘的。原来,我完全可以用自己曾经擅长的陪伴游戏来处理这样的小问题。原来,我应该去感知他的情绪、去倾听、去理解,并且从自身开始做真实且饱含爱的妈妈。原来,有二胎,也不是不可以去让孩子拥有足够的爱,而不是分割了的爱和因为愧疚而给的弥补。
像我的标题一样,我们来做一个时间“舞蹈”,这可能听起来很滑稽。但是,你读一读,不觉得听起来很美么?当我们行动起来,既可以去拥抱一个孩子的纯真、干净,也可以在陪伴的过程中拥有向上的能量。这多美妙呀。
那么,时间“倒”、时间“跳”,让妈妈从这一刻开始改变,陪伴成长的同时裹挟自己成长。这是很赞的过程。享受吧,一起时间“舞蹈”。
(P.S 关于时间“舞蹈”原文:
就拿拒绝孩子的“无理”行为来说,我有过以下巧妙解决问题的经历:我刚说“时间到”,心心就不开心了,一头倒在床上,噘着嘴不愿起床。我装作好奇的样子说:“咦?我说的是‘时间到’,又不是‘时间倒’,这个小朋友怎么就‘倒’了呢?”说着,我跳起来,说:“太好玩了,那我来个‘时间跳’!”心心一看,惊喜极了,说:“妈妈,我还会‘时间趴’!”说着,她趴在了床上。接着,我们又一一演示“时间跪”“时间瑜伽”“时间跳舞”……最后我说:“我来个‘时间走’!”于是,心心就跟着我一起开开心心走去卫生间刷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