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余秀华散文集《无端欢喜》里的第10篇文章。行文流畅,富有思想性,给人留下很深的印象。
竹节草,本是乡间平平无奇的一种野草,横店村的人们管它叫“断竹青”。在这种小草的身上,作者感受到一种蓬勃的生命力,也由此展开了她对生命的思考。
在她的笔下,竹节草“崔巍地混迹”在庄稼之间,它根本不会因为自己是野草而感到自卑。
所谓野草和庄稼,不过是人类为了更好的生存而特意区分的。这种“分别之心”,是属于人类的。作者感叹道,“只有利益区别一切”。而对于那些嫉妒我们的人,她的建议是“请怜悯他们”。
有无功利性,对植物来说,会产生很大的差别。“天真烂漫的植物总是有蓬勃的生命力。它们根本不需要任何安排,就知道被生出来就要拼命生长,这是天性,不需要任何理由。它们心无旁骛,除了长得更繁茂,更不可一世以外,没有别的使命了”。而人们种植庄稼时总想着让它们开花结果,反而会“欲速则不达”。庄稼的生命力远没有野草那么强。
竹节草的生命力极其顽强,它们是“不管不顾,有一点点希望就扑上去的家伙”。作者的父母总是会提醒他们,在锄草的时候一定要仔细。可竹节草根本不在乎人们的“驱赶”。
“一不留神,一个微弱的根须落在地里了,露水一冒,它就长出了翠绿的小脑袋,让你泄气和沮丧。但是它就不管你的泄气和沮丧,欢欢喜喜地出来了,好像没有经历过被铲除的痛苦一样,又欢欢喜喜地长开了。”
生命力旺盛就算了,它们还“没心没肺”,根本没功夫去忧愁和感伤。这种“乐观”其实是源于它们内心里的骄傲。而骄傲,则是源于对自己和大地的信任。
人们锄草,要把它斩草除根,它不但不会害怕,还会蔑视这种行为,因为“它是把根藏在心里的”。这种骄傲最终走向了宽容,它们接受一切,然后专心生长。
作者是那么喜欢这种野草。“我看见的竹节草从来都是绿油油的没有任何枯黄之意,人见了也会心生欢喜”。一棵竹节草生在庄稼地里是不幸的,可这样也算是顺应了大自然的安排。“分别之心”对它们来说或许有点残忍,不过这种残忍也仅限于在庄稼地里。如果它们生长在花盆中,也会是“特别惹人疼爱的一簇风景”。
虽然喜欢,但是她在庄稼地里碰到仍旧会把它们锄掉。作者遵从已有的生活次序,不喜欢故意矫情。
她喜欢竹节草对生命的态度,“喜欢它每一次长起来的色彩,没有一点哀怨,没有一声哀叹。生命来了,喜悦都来不及,不想把时间浪费在叹息里。而我,有如它一般珍爱过生命吗?没有,我没有”。
她曾写过一本自叙传小说,书名叫《且在人间》。小说女主周玉的经历和她很相似。周玉曾失去了生的信念,试图在冰冷的湖水中结束自己的生命。故事到这里本该结束了,可是她却奇迹般地生还。之后不久,她的诗歌发表了,困扰她的婚姻也即将走向终结。
“周玉回家以后,突然平静了,一想到自己那么决然地去死,就觉得人间的事都不是个事了……想着无论以后怎么样,她都要好好对自己,因为生命是自己的。”
余秀华肯定也在痛苦中对人生的意义产生过怀疑,但是她最终并没有放弃。想起她的一首诗,叫《我只是死皮赖脸地活着》,里面有这样的句子。
生活一无是处,爱情一无是处
婚姻无药可救,身体有药难救
在一千次该死的宿命里
我死抓住一次活着的机会
在这唯一的机会里
我唱歌,转动我的舞步
我的脸消失在黑夜里
天亮我又扯起笑容的旗帜
有时我是生活的一条狗
更多时候,生活是我的一条狗
在某种意义上,对竹节草的热爱也是她“抓住一次活着的机会”的努力。她明白“生命如禅”,老天爷不会把人生的大道理印出来摆在每个人面前,“我们看不见的正赋予了生命的广阔”。她不计较感悟的过程是否辛苦,她感激自然给予她的种种启示。
野草让她想到了自己,又让她想到了每一个普通人。他们欢欢喜喜地经营着自己的生活,如同竹节草欢欢喜喜地生长。
也许有人觉得她的作品里只谈小情小爱,不够大气,其实不然。作为一个农民的孩子,她骨子里有种深沉而广博的爱。
“正是这些随时可能损伤,随时可能被践踏的人们才撑住了历史的天空,才宽容了历史的剧变和剧痛,才让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文化和文明的基因渗透到泥土里得以保存”。
最近我在重读作家张洁的小说《沉重的翅膀》。书里有很多朴实感人的语句。温暖、安慰、关怀……她清楚它们的力量,她多么希望人们都能拥有这些。如果没有骨子里对人们深沉的敬重和爱,我想,作家是无法写出那样的文字的。
回到《竹节草》。作者提到只有一种农药可以完全除掉竹节草,可是只要有一点遗漏,它照样还会重新长出来。这种对生命的执着,让作者惭愧,“我站在它的面前总是感到羞愧,我们离死亡还那么远,却已经把生折腾得不像样子”。
然后她想到了李白的那句“天生我材必有用”,她认为“活着已经是最有用的部分了。你的存在本身就是一个传承,那些微弱的思想的光芒一定不经意地照亮过身边的人”。
哪怕微不足道如野草,也曾给人类以启迪。
余秀华是一个很特别的存在。读她的文字会让人有种“返璞归真”的感觉。当人们在纠结到底该怎么活的时候,她会提醒我们,不要想太多,要回归生命的本真。
像竹节草那样有旺盛的生命力,欢欢喜喜地活着,把根藏在心里,骄傲而坦诚地面对命运给予的一切。
我很喜欢这篇文章,读后久久难忘。
感兴趣的读者可以看看她的散文集~
(本文图片源于网络,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