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启示
“滥竽充数”的故事告诉人们:那些弄虚作假的人虽能蒙混一时,但是无法蒙混一世,他们经不住时间的考验,终究会露出马脚的。只有练就一身过硬的真本领,才能经受得住一切考验。
《韩非子》
这本书是战国末期思想家韩非的著作。重点宣扬了韩非的法治理论。
达到了先秦法家理论的最高峰,为秦统一六国提供了理论武器,同时,也为以后的封建专制制度提供了理论根据。
书中记载了大量脍炙人口的寓言故事,最著名的有"自相矛盾"、"守株待兔"、"讳疾忌医"、"滥竿充数"、"老马识途"等等。
这些生动的寓言故事,蕴含着深隽的哲理,凭着它们思想性和艺术性的完美结合,给人们以智慧的启迪,具有较高的文学价值。
本文作者——韩非
韩非是战国晚期韩国人,是中国古代著名的哲学家、思想家、政论家和散文家,法家思想的集大成者,世称"韩非子"。
韩非原为韩国贵族,和李斯都是荀子的徒弟。
韩非口吃,但他善于写作,且继承和发展了荀子的法术思想,同时又吸取了他以前的法家学说,比较各国变法得失,提出"以法为主",法、术、势结合的理论,集法家思想大成。
韩非多次上书韩国国君变法图强,不被采纳,于是发愤著书立说。韩非的书流传到秦国,为秦王赢政所赏识,秦王以派兵攻打韩国相威胁,迫使韩王让韩非到秦国为其效力。韩非在秦国倍受重用,引起了秦朝李斯的妒忌,李斯、姚贾在秦王面前诬陷韩非,终将其投入监狱,最后逼其自杀。今存《韩非子》五十五篇。
成语运用
【滥竿充数】
释义:不会吹竽的人混在吹竽的队伍里充数。比喻无本领的冒充有本领,次货冒充好货。
近义词:名不副实、掩人耳目、鱼目混珠。
反义词:货真价实、名副其实、名不虚传。
运用:这当然不能让任何人滥竽充数。
不要"混事儿"
文中的南郭先生十足是一个混日子的人,他没有自己的追求,不会吹竽却装作会吹,在乐队里呆了几年的时间,但还不去学习,最后终于逃跑了。
其实他可以在混进吹竽队伍后虚心学习,说不定就真正学会了吹竽,但他却没有这样做。
可能是怕别人知道,也可能因为其他的原因,但毋庸置疑,南郭先生就是一个混事儿的,最终一无所成。
我们在学校也要好好的培养自己在学习、体育、艺术等各方面的能力,不能成天无所事事,那样只能被人称作是"小混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