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亲节,是每年5月的第二个星期日。
为母亲过节最早源于古希腊的民间风俗:古希腊人每年春天都要为传说中的众神之母、人类母亲的象征--赛比亚举行盛大的庆祝活动。
1876年,南北战争结束后,有大量的年轻人因战死,贾维斯夫人在礼拜堂祈祷时,因为想到这些年轻孩子的母亲将承受巨大的痛苦,她祈祷世界上能够有一个母亲节来安慰这些伟大的母爱。
于是她提出设立一个纪念日或母亲节,给这些平凡的女人一些慰藉,表达儿女们对母亲的孝思。
可惜的是,这个良好的愿望还没有实现,贾维斯夫人便与世长辞了。她的女儿安娜·贾维斯目睹母亲抚养自己和兄弟姐妹的辛劳,深感母亲的提议是符合天理人心的。因此,她写出了几十封信,发给美国国会,地方州长和妇女组织等,提议创立母亲节。在她的一再呼吁下,这一提议得到了社会上的广泛响应和支持。
1914年,美国总统威尔逊郑重宣布,把每年5月的第二个星期天,也就是贾维斯夫人的忌日,定为母亲节。
我今天在公众号“给你一把钥匙”里面读到一个故事,非常感动。《我和妈妈以前的故事叫遗憾,以后的故事叫知己》
@ 梅老坎
突然发现我和妈妈的合影,才三张。一张是九个月大的我,妈妈抱着拍的,也是唯一的一张我们俩人的合照;
一张是初中时妈妈过年回家,和大姨二姨表弟表妹,一起去照相馆拍的;
还有一张是2018年过年回家,我组织全家人一起拍的,居然拍得模糊不清。
我和妈妈的故事也如这三张照片——少,而且是断续的。
时候家里条件很差,爸妈为了生计,为了我和妹妹的学费,在广东打工。我和妹妹寄住二姨家十几年。
为了省钱,爸妈三、四年才回家一次。我们的故事只发生在一部座机,和为数不多的过年期间。
我和妈妈的通话很简单,“要听二姨的话” “要好好学习” “要帮着二姨干活” ,“嗯” “我知道” “我会的” “好”。
没有哭闹,没有“我想你”之类的话,或许是有的,只是不好意思说出口。
妈妈第一次回家过年的那年,我很雀跃。后来随着年岁增长,妈妈再回来时我已经上中学了。有天放学回家二姨说,“你妈回来了,在灶屋。”
我淡淡回答了声“哦”,就直接回房间关门写作业。妈妈来房间找我,敲了几次门我才起身去开,立马又坐回凳子头也不抬地写作业。表面波澜不惊,内心却咚咚地敲着,像极了第一次见陌生人。
青春期的我和妈妈的交流太少,心远了再远。记得有一次我当着爸妈面,说自己是二姨带大的,只有她是我最亲的人。
我知道伤了妈妈的心,却觉得我没错。
高中毕业,高考落榜,我也踏入了打工一行。妈妈在东莞,我在深圳,09年到12年的四年里,不过三个小时的车程,我去妈妈那里的次数却极少。
每逢假期,总会找不同的理由不去妈妈那边,也不让妈妈过来。
结婚后,孩子出生,她在电话里说“不管再苦,你都要把孩子带在身边。这种苦,我不愿你再受。”
或许是自己做了妈妈有了同感,似乎瞬间读懂了她。
那次我们都在电话里哭了,她说她错了,但来不及了;她说希望我能和孩子无话不谈;希望孩子把我当成依赖的港湾。
我在电话这头捂嘴抽泣,我很想告诉她“妈妈 我错了!”
虽然中国的母亲节泊来不久,但一样是充满人间温情的节日。儿女们以各种各样的方式,表达对母亲的感谢,让母亲高兴开心。
母亲节,就像是是给大家的一个机会。让每一个人都有机会,用自己特有的方式表达对母亲的爱。
陪父母聊聊天,做顿饭,多一些陪伴都是最好的庆祝方式,足以温暖无怨无悔地付出一生的母亲的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