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年初二是我走亲访友的第一站,按照规矩,外甥走姥姥家,给姥爷姥姥,舅舅妗子拜年。
我两个舅舅一个姨,姥爷姥姥走的早,大舅家三个儿子都是大学生,常年在外,大舅也很少在家过年,这样下来,只剩下二舅一家了。所以现在走亲戚只能去二舅家了。
以前听母亲说,大舅现在住的是新宅子,二舅住的则是老宅子。二舅家宅子是标准的坐北朝南,后面有个大水坑,紧挨水坑北面的就是一条大路。坑的中心还有三棵柳树,逢到哪年雨量充沛,坑里的水能涨到柳树半腰处。由于年前少雨,坑里面的水已经快见底了,里面偶尔有几只鸭子在嬉戏玩闹。
这次去二舅家,只见大门敞开着,我直接骑车进院,新春的暖阳洒满整个小院,院里打扫的一尘不染,东西摆放错落有致。
看到二舅悠闲地在院子左侧躺椅上躺着晒太阳。上身一件旧军装,格外醒目。别看二舅今年七十多了,穿上军装,依旧不失军人风采。不用猜,这是他老人家对以前当兵时,那段时光最美好最难忘的回忆。
进院我便喊开了:“舅,妗子,我来了。”
二舅听到声音原本躺着的他,急忙站起来,他年龄大了,腿脚不灵活,起身显得十分吃力。妗子听到我喊,也从厨房赶出来迎接。 我停稳车后,便顺手把车上的礼品提下来,妗子迎上前接下,放在了屋里。随后,妗子搬来凳子,让我坐在院里和二舅一起晒晒太阳聊聊天,她自己也在一旁坐下。
“今年进入冬天后,天不怎么冷,今天又是个好晴天,暖和,能晒晒太阳。”妗子说。
“是的,年前一直没变天,庄稼都旱了,幸好前几天的一场雨,旱情得到了缓解。”我说。
“这场雨算是下透了。”二舅说。
“二舅您身上穿的是军装吧?”我抬手轻轻的拉一下他的衣服问。
“没错,四件呢,都在柜子里放着呢。”说这话时二舅脸上洋溢着满是荣誉的笑容。
“从一进院我就看着了,毋庸置疑,这是俺舅满满的回忆。”我说。
“是类,有些年头了,一直都保存着。”
“那时您入伍当兵,属于什么兵种?”
“炮兵,二炮的炮兵。”
“扛过枪吗?”
“没有,那时,我们连只配备了五挺轻机枪,没有人扛过,那时我负责的是部队的侦查任务。”
“侦查具体都是怎么行动的?”
“都是演习的时候,为部队探路,好比,明天部队行动,今晚上侦查兵就提前出发,帮部队探路,并留下标记,好让大部队识别。再就是联系附近群众,熟悉情况。”
“今天又涨知识了。”
“那时候在部队一年到头才七十多块钱,我自己留下十几块,剩下的全部寄回家,让恁姥姥供应恁妈上学。”
“怪不得俺娘一提起恁,就说俺小哥当过兵,用他的钱,自己读完了高中,那是一脸崇拜与感激。”
听我这样说,二舅和妗子不禁笑了起来。
“我记得您那时候还养过马呢。”我接着说。
“养马主要是为了干农活,拉个庄稼,犁个地,平常还能拉个砖卖。那时候犁地都是用牲口,恁家的地我也去犁过,现在我还记得,恁家有几块地,以及在什么位置。”
听二舅这样说,犁地我是记不清楚了,只能记得那时候,在大路边能经常看到马拉架子车运砖头,车上只能装个几百块,然后,人在一旁赶着。还有用这样的马车,走街串巷,吆喝着,换大米。做这一类的生意,都是一些儿时的回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