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美鉴赏与创造”作为语文的核心素养之一,其立意该作何解释?
孔子是最讲究规范的哲人,但他把“游于艺”作为礼治天下的极致,把“暮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的审美活动视为人生的巅峰境界。
庄子反对任何规范,他所追求的那种内心冥寂、与时而动、与物而化、无所不适的逍遥游,本身就是一种忘怀一切而超越一切的审美的人生。
马克思认为人类异化的重要标志之一便是审美能力的丧失,对异化的扬弃便是使人的一切活动都带有审美的性质——自由的选择、自由的创造、自由的享受。
审美是以情感为核心的全身心的综合运动,它既是自愿的又是能动的,是对人的本质的全面肯定。
世界上只有一幅《蒙娜丽莎》,但是她那迷人的微笑却能在欣赏者的再创造中染上千姿百态的色调,甜蜜的、明朗的、羞涩的、神秘的,甚至可能是忧郁的。因此,欣赏活动所形成的审美意象,已不再是客观的艺术形象了,而是欣赏者再创造出的心像。有多少不同类型的欣赏者,就有多少不同类型的林黛玉。而一旦人能够用自我去再创造客观对象时,主体的心灵就能得到充分的自由享受。
在审美中,人不必拘泥于几何学中用点、线、面所固定的空间位置,不必遵守数学中精确的数字和时间,不必顾及物理学所证明的事实,不必相信化学对各种物质的分子结构的分析,更不必服从哲学所规定的主观与客观、人与非人的区别。在审美中,所有的对立都融解了,所有的界限都消失了,精确的事物变得飘忽不定、神秘莫测,无生命的物理世界成为人的生命象征,灵活的、跳跃的、不间断的意识流和心理时空代替了僵死的、固定的现实秩序和物理时空。“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人的心灵在一瞬间的颤动就能包容宇宙,纵貫古今。一块坚硬冰冷的石头就是一次意志的勃发,一弯晓月就是一缕或恬静或哀怨的思绪。
虽然功利性推动着人去追求、去探索、去行动、去冒险,但人又常常被功利心所束缚,成为物质的奴隶、金钱的信徒、权利的牺牲品,从而使人的本质发生异化。只有在审美中,人才能自由地来往于一个纯净的精神世界中。
没有审美,生活剥露出最务实最粗俗的一面。人们创造了幸福生活的物质前提,但并未创造出幸福生活本身。生活需要物质,也需要为精神预留空间,以精神的丰盛来对抗现实的束缚,去平衡时间和心境,以自我的方式把握事物而成为主体。
在审美领域,巨浪、狂风、暴雨是粗犷有力、充满野性的壮观,松树、怪石是高洁坚贞的象征,细柳、小溪、明月是幽深宁静的心境,充满鲜血、拼搏、毁灭的悲剧是令人产生或崇敬、或同情的心灵净化,五毒俱全的西门庆是具有永恒审美价值的艺术典范。
美是感动生命、促进生命成长的最有力的因素,使人激动、震颤、陶醉,在获得审美享受的同时分清是非,加深对美好事物的热爱和追求,并情不自禁地摒弃平庸、猥琐、愚钝和丑恶,使人的生命质量和境界得以提高和升华。
德国哲学家哈贝马斯提出主体间性的交往理论之后,教学要形成师生之间各为主体的对话关系就成为一种相对普遍的认识,即教学过程是教师和学生以共同的客体为中介的交往过程,它生成的是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等多重主体间关系,而审美正是对这一交往的感性体验和理性思辨。审美的课堂,就是将情感交往和价值培育作为本质内涵。
教学中人的审美存在,其实质是把人置于教学生活的中心。这种转向使课堂教学回归到人的发展这一根本目的上来,充分满足人在教学生活中的精神需要和价值实现,充分彰显教学关注个性、提倡自主、回归人性的意蕴,体现了教学为了人、发展人、关注人、成就人的审美价值追求。让人在教育中以审美的姿态存在着,这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需要。
通过美与审美,人的本质得到全面肯定,人的创造力得到充分发挥,人的生命得到彻底解放。生命的极致是审美!